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我国老龄化现状 | 第11页 |
1.1.2 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 | 第11-12页 |
1.1.3 我国空巢化现状 | 第12页 |
1.1.4 空巢老人居住条件 | 第12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8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2-17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1.3.1 空巢家庭 | 第18-20页 |
1.3.2 居住特征 | 第20-21页 |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2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1.4.3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第23-27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1.5.2 论文框架 | 第23-27页 |
2 空巢家庭理论基础 | 第27-35页 |
2.1 空巢家庭成因、影响及特征 | 第27-31页 |
2.1.1 空巢家庭形成原因 | 第27-28页 |
2.1.2 空巢家庭影响 | 第28-29页 |
2.1.3 空巢家庭特征 | 第29-31页 |
2.2 空巢老人特征 | 第31-32页 |
2.2.1 空巢老人生理特征 | 第31页 |
2.2.2 空巢老人心理特征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5页 |
3 空巢老人居住行为及空间实态调研 | 第35-111页 |
3.1 低龄自理夫妻空巢ZL-D1 | 第35-42页 |
3.1.1 基本概况 | 第35-36页 |
3.1.2 分时段活动 | 第36-39页 |
3.1.3 空间实态 | 第39-42页 |
3.2 低龄自理夫妻空巢ZL-D2 | 第42-49页 |
3.2.1 基本概况 | 第42页 |
3.2.2 分时段活动 | 第42-46页 |
3.2.3 空间特征 | 第46-49页 |
3.3 低龄自理夫妻空巢ZL-D3 | 第49-56页 |
3.3.1 基本概况 | 第49-50页 |
3.3.2 分时段活动 | 第50-53页 |
3.3.3 空间实态 | 第53-56页 |
3.4 低龄自理夫妻空巢ZL-D4 | 第56-62页 |
3.4.1 基本概况 | 第56-57页 |
3.4.2 分时段活动 | 第57-60页 |
3.4.3 空间实态 | 第60-62页 |
3.5 低龄自理夫妻空巢ZL-D5 | 第62-69页 |
3.5.1 基本概况 | 第62-63页 |
3.5.2 分时段活动 | 第63-67页 |
3.5.3 空间特征 | 第67-69页 |
3.6 高龄自理夫妻空巢ZL-G1 | 第69-76页 |
3.6.1 基本概况 | 第69-71页 |
3.6.2 分时段活动 | 第71-74页 |
3.6.3 空间实态 | 第74-76页 |
3.7 高龄自理夫妻空巢ZL-G2 | 第76-82页 |
3.7.1 基本概况 | 第76-77页 |
3.7.2 分时段活动 | 第77-81页 |
3.7.3 空间实态 | 第81-82页 |
3.8 高龄自理独居空巢ZL-GD1 | 第82-90页 |
3.8.1 基本概况 | 第82-83页 |
3.8.2 分时段活动 | 第83-87页 |
3.8.3 空间实态 | 第87-90页 |
3.9 高龄自理独居空巢ZL-GD2 | 第90-95页 |
3.9.1 基本概况 | 第90-91页 |
3.9.2 分时段活动 | 第91-94页 |
3.9.3 空间特征 | 第94-95页 |
3.10 介助空巢家庭JZ01 | 第95-102页 |
3.10.1 基本概况 | 第96-97页 |
3.10.2 分时段活动特征 | 第97-100页 |
3.10.3 空间实态 | 第100-102页 |
3.11 介护空巢家庭JH01 | 第102-109页 |
3.11.1 基本概况 | 第102-104页 |
3.11.2 分时段活动 | 第104-107页 |
3.11.3 空间实态 | 第107-109页 |
3.12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4 空巢老人居住行为及空间特征分析 | 第111-159页 |
4.1 不同类型空巢家庭整体居住状况对比 | 第111-112页 |
4.1.1 不同类型空巢家庭构成情况对比 | 第111页 |
4.1.2 不同类型空巢家庭老人居住行为对比 | 第111-112页 |
4.2 起居行为与空间特征 | 第112-126页 |
4.2.1 起居行为空间分布及其特征 | 第113-120页 |
4.2.2 起居行为与家具组织的关系 | 第120-126页 |
4.3 就寝行为与空间特征 | 第126-138页 |
4.3.1 就寝行为空间分布及其特征 | 第126-130页 |
4.3.2 就寝行为与家具组织的关系 | 第130-133页 |
4.3.3 老人卧室面积和朝向 | 第133-135页 |
4.3.4 老人卧室与卫生间的联系 | 第135-138页 |
4.4 就餐行为与空间特征 | 第138-143页 |
4.4.1 就餐行为空间分布及其特征 | 第138-140页 |
4.4.2 就餐行为与家具组织关系 | 第140-143页 |
4.5 家务行为与空间特征 | 第143-155页 |
4.5.1 打扫、炊事、手工、洗晒类家务空间分布及其特征 | 第143-146页 |
4.5.2 打扫、炊事、洗晒类家务与家具布置的关系 | 第146-149页 |
4.5.3 收纳类家务空间分布及其特征 | 第149-152页 |
4.5.4 收纳行为与家具组织的关系 | 第152-155页 |
4.6 卫生行为与空间特征 | 第155-158页 |
4.6.1 卫生行为空间分布及其特征 | 第155-156页 |
4.6.2 卫生行为与家具组织的关系 | 第156-15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58-159页 |
5 空巢老人居住空间设计策略 | 第159-185页 |
5.1 影响空巢老人家庭居住行为的因素 | 第159-166页 |
5.1.1 身体机能 | 第159页 |
5.1.2 独居/合居状态 | 第159-165页 |
5.1.3 空巢老人家庭功能空间需求模式 | 第165-166页 |
5.2 自理夫妻空巢家庭住宅空间设计策略 | 第166-173页 |
5.2.1 空间需求模式 | 第166页 |
5.2.2 生活间(起居空间+阳台空间) | 第166-167页 |
5.2.3 卧室 | 第167-169页 |
5.2.4 餐厨空间 | 第169-171页 |
5.2.5 卫生间 | 第171-172页 |
5.2.6 套型设计举例 | 第172-173页 |
5.3 介助介护空巢家庭住宅空间设计策略 | 第173-178页 |
5.3.1 空间需求模式 | 第173-174页 |
5.3.2 生活间(起居空间+就寝空间+就餐空间+阳台空间) | 第174-175页 |
5.3.3 厨房 | 第175-176页 |
5.3.4 卫生间 | 第176-177页 |
5.3.5 套型设计举例 | 第177-178页 |
5.4 高龄独居空巢家庭住宅空间设计策略 | 第178-183页 |
5.4.1 空间需求模式 | 第178-179页 |
5.4.2 生活间(起居空间+就寝空间+阳台空间) | 第179-180页 |
5.4.3 餐厨间 | 第180-181页 |
5.4.4 卫生间 | 第181-182页 |
5.4.5 套型设计举例 | 第182-18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83-185页 |
6 结语 | 第185-189页 |
6.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85-187页 |
6.1.1 基础研究 | 第185页 |
6.1.2 现状调研 | 第185页 |
6.1.3 老人居住行为横向对比 | 第185-186页 |
6.1.4 户型设计策略 | 第186-187页 |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第187-189页 |
参考文献 | 第189-193页 |
图表目录 | 第193-199页 |
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第199-201页 |
致谢 | 第2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