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第9-10页 |
1.2.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10页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1.4.1 城市更新 | 第10页 |
1.4.2 赋权定义 | 第10-11页 |
1.5 理论基础与研究构想 | 第11-13页 |
1.6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6.1 城市更新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6.2 赋权理论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6.3 城市更新中的居民赋权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1.6.4 对已有文献的述评 | 第19-21页 |
2 城市更新中的居民赋权类型 | 第21-31页 |
2.1 政府保障式赋权政策保障 | 第21-25页 |
2.1.1 政府保障式赋权政策提供 | 第21-23页 |
2.1.2 政府保障式赋权平台建设 | 第23-24页 |
2.1.3 政府保障式赋权诉求渠道 | 第24-25页 |
2.2 非盈利组织助其赋权 | 第25-28页 |
2.2.1 非盈利组织助其赋权的作用 | 第26-27页 |
2.2.2 非盈利性组织助其赋权实现途径 | 第27-28页 |
2.3 居民自我赋权 | 第28-31页 |
2.3.1 居民自我赋权特点 | 第28-29页 |
2.3.2 居民自我赋权的实现途径 | 第29-30页 |
2.3.3 居民自我赋权的意义 | 第30-31页 |
3 城市更新中居民赋权的实证分析:基于广州市的个案考察 | 第31-42页 |
3.1 政府保障式赋权 | 第31-36页 |
3.1.1 广州对政府保障式赋权的政策保障 | 第31-33页 |
3.1.2 政府保障式赋权广州历史经验 | 第33-34页 |
3.1.3 基于F村的政府保障式赋权建设背景介绍 | 第34-35页 |
3.1.4 基于F村的政府保障式赋权问题总结与对策建议 | 第35-36页 |
3.2 非盈利性组织助其赋权 | 第36-39页 |
3.2.1 非盈利性组织助其赋权之其他地区经验借鉴 | 第36-38页 |
3.2.2 广州非盈利性组织助其赋权发展现状 | 第38-39页 |
3.2.3 基于广州经验的非盈利性组织助其赋权存在问题与对策 | 第39页 |
3.3 基于广州经验的居民自我赋权 | 第39-42页 |
3.3.1 基于X村的走访调查 | 第40页 |
3.3.2 基于X村居民自我赋权问题以及对策总结 | 第40-42页 |
4 城市更新中的居民赋权之国外经验 | 第42-45页 |
4.1 德国城市更新中的居民赋权历史形成背景 | 第42页 |
4.2 德国城市更新中居民赋权典型案例描述 | 第42-44页 |
4.3 德国居民赋权案例对我国的启示 | 第44-45页 |
5 构建城市更新中的居民赋权体系 | 第45-51页 |
5.1 政府保障式赋权的政策保障体系建构 | 第45-47页 |
5.2 建立非盈利性组织助其赋权体系 | 第47-48页 |
5.3 居民自我赋权体系建构 | 第48-51页 |
6 结语 | 第51-5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