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杨嗣昌纪游诗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15页
第一章 创作题材的确立:“日常活动”与“诗”的交融第15-37页
    第一节 杨嗣昌纪游诗中的日常活动形式第15-24页
        一、与友交游第15-19页
        二、游历考察第19-23页
        三、参禅礼佛第23-24页
    第二节 杨嗣昌纪游诗的日常活动题材第24-28页
        一、饮食题材第24-26页
        二、送别题材第26-27页
        三、寄怀题材第27-28页
    第三节 杨嗣昌纪游诗日常活动的情感意蕴第28-37页
        一、寄情自然,闲适自如第28-31页
        二、仕途颠簸,烦闷交织第31-33页
        三、思念亲朋,愁苦交集第33-37页
第二章 创作技巧的运用:纪实与虚幻的叠合第37-54页
    第一节 纪实性笔法的大量使用第37-45页
        一、日记体创作方式第37-39页
        二、片段式组织形式第39-40页
        三、对物象的运用及描摹第40-43页
        四、散文化的语言第43-45页
    第二节 虚构笔法的着力运用第45-49页
        一、幻象的创设第45-48页
        二、对游览对象的心象观照第48-49页
    第三节 虚实的浑然交融第49-54页
        一、冷色调意象的构成第49-51页
        二、诗人主体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融合第51-54页
第三章 创作视野的突破:新变对汲古的超越第54-67页
    第一节 杨嗣昌对传统的接受第54-56页
        一、对传统纪游诗题材的沿袭第54-55页
        二、对韩愈的效仿第55-56页
    第二节 发达的交通运输对杨嗣昌游览视野的开拓第56-60页
        一、优越的交通条件对杨嗣昌宦游活动空间的壮大第57-58页
        二、多样化的交通工具对审美主体视野的拓展第58-60页
    第三节 杨嗣昌自我风格的凸显第60-67页
        一、杨嗣昌的精神气质与审美追求第61-63页
        二、创作过程中题材的转变与风格的构建第63-67页
结语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附录第72-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杨万里论诗诗研究
下一篇:版画创作中的“动漫”取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