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前言 | 第9页 |
1.1.2 结构连续倒塌典型事故 | 第9-11页 |
1.2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3.1 国内外连续倒塌规范 | 第12-14页 |
1.3.2 连续倒塌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3 阻尼器减振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阻尼对竖向连续倒塌动力效应和位移影响规律的研究 | 第19-39页 |
2.1 概述 | 第19页 |
2.2 有限元软件Sap2000简介 | 第19-20页 |
2.3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2.4 有限元模型和分析方法 | 第20-25页 |
2.4.1 有限元模型 | 第20-21页 |
2.4.2 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 | 第21页 |
2.4.3 粘滞阻尼器参数的选择 | 第21-22页 |
2.4.4 连续倒塌的判断准则 | 第22页 |
2.4.5 分析过程 | 第22-25页 |
2.5 结果分析 | 第25-36页 |
2.5.1 设置与未设置阻尼器 | 第25-27页 |
2.5.2 阻尼比的影响 | 第27-30页 |
2.5.3 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 | 第30-33页 |
2.5.4 不同梁端屈服强度的影响 | 第33-36页 |
2.6 阻尼对竖向连续倒塌动力效应的影响规律 | 第36-39页 |
第3章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置阻尼器抗竖向连续倒塌性能理论分析 | 第39-64页 |
3.1 概述 | 第39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39-40页 |
3.3 有限元模型和分析方法 | 第40-42页 |
3.3.1 有限元模型 | 第40页 |
3.3.2 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3.3.3 粘滞阻尼器的参数及布置 | 第41-42页 |
3.4 基于粘滞阻尼器的分析结构 | 第42-51页 |
3.4.1 设置与未设置粘滞阻尼器 | 第42-43页 |
3.4.2 粘滞阻尼器参数的影响 | 第43-46页 |
3.4.3 粘滞阻尼器位置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4 粘滞阻尼器数量的影响 | 第48-51页 |
3.5 基于摩擦阻尼器的分析结构 | 第51-58页 |
3.5.1 设置与未设置摩擦阻尼器 | 第51-52页 |
3.5.2 摩擦阻尼器参数的影响 | 第52-54页 |
3.5.3 摩擦阻尼器位置的影响 | 第54-56页 |
3.5.4 摩擦阻尼器数量的影响 | 第56-58页 |
3.6 阻尼器对混凝土框架结构竖向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 第58-64页 |
第4章 钢框架结构设置阻尼器抗竖向连续倒塌性能理论分析 | 第64-85页 |
4.1 概述 | 第64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64-65页 |
4.3 基于粘滞阻尼器的分析结果 | 第65-72页 |
4.3.1 设置与未设置粘滞阻尼器 | 第65页 |
4.3.2 粘滞阻尼器参数的影响 | 第65-68页 |
4.3.3 粘滞阻尼器位置的影响 | 第68-70页 |
4.3.4 粘滞阻尼器数量的影响 | 第70-72页 |
4.4 基于摩擦阻尼器的分析结构 | 第72-79页 |
4.4.1 设置与未设置摩擦阻尼器 | 第72-73页 |
4.4.2 摩擦阻尼器参数的影响 | 第73-75页 |
4.4.3 摩擦阻尼器位置的影响 | 第75-77页 |
4.4.4 摩擦阻尼器数量的影响 | 第77-79页 |
4.5 阻尼器对钢框架结构竖向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 第79-85页 |
第5章 框架结构设置阻尼器抗竖向连续倒塌设计理论研究 | 第85-95页 |
5.1 概述 | 第85页 |
5.2 设计理论 | 第85-95页 |
5.2.1 概念设计 | 第85-86页 |
5.2.2 计算设计 | 第86-9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8页 |
6.1 结论 | 第95-96页 |
6.2 展望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