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基于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的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分析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9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9页
        1.1.1 课题背景第17-18页
        1.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1.2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发展与相关研究第19-25页
    1.3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应用与设计第25-26页
    1.4 本课题组提出的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第26-28页
    1.5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第28-29页
第二章 双钢板组合墙住宅工程应用的理论及技术分析第29-46页
    2.1 双钢板组合墙构件的简化与等效第29-32页
        2.1.1 轴压刚度等效第31页
        2.1.2 抗弯刚度等效第31-32页
        2.1.3 结构自重等效第32页
    2.2 双钢板组合墙的板件整体稳定第32-38页
    2.3 双钢板组合墙的板件局部稳定第38-42页
    2.4 双钢板组合墙的分析模型参数第42-44页
        2.4.1 双钢板组合墙结构抗震等级的合理取值第42页
        2.4.2 双钢板组合墙结构墙体厚度的合理取值第42-44页
    2.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三章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等效模型分析第46-65页
    3.1 双钢板组合墙结构模型的确定(结构设计及相关参数)第46-50页
        3.1.1 工程概况第46页
        3.1.2 结构设计参数选取第46-48页
        3.1.3 结构平面布置及构件特性第48-49页
        3.1.4 分析模型第49-50页
    3.2 模态分析第50-53页
    3.3 反应谱分析第53-64页
        3.3.1 刚重比第53-54页
        3.3.2 楼层侧向刚度比第54-55页
        3.3.3 楼层受剪承载力第55-56页
        3.3.4 楼层剪重比第56-57页
        3.3.5 楼层剪力第57页
        3.3.6 位移和位移比第57-62页
        3.3.7 层间位移角第62-64页
    3.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四章 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对比计算分析第65-88页
    4.1 对比分析模型的确立第65-69页
    4.2 多遇地震分析第69-82页
        4.2.1 模态分析第69-71页
        4.2.2 反应谱分析第71-73页
        4.2.3 弹性时程分析第73-82页
    4.3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推覆分析第82-87页
        4.3.1 能力谱法基本原理第82-83页
        4.3.2 分析参数选取第83-84页
        4.3.3 能力谱分析结果第84-87页
    4.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五章 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风荷载作用及经济性分析第88-94页
    5.1 风荷载作用分析第88-91页
        5.1.1 楼层剪力第88-89页
        5.1.2 楼层平均位移第89页
        5.1.3 层间位移角第89-91页
    5.2 风荷载下舒适度分析第91-92页
        5.2.1 分析指标第91页
        5.2.2 分析结果第91-92页
    5.3 经济性比较第92-93页
    5.4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4-96页
    6.1 主要结论第94-95页
    6.2 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100-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314线奥布段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预测研究
下一篇:矮塔斜拉桥施工索力确定与索力变化对结构受力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