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塔斜拉桥施工索力确定与索力变化对结构受力影响分析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8页 |
1.1 矮塔斜拉桥的起源与发展 | 第18-22页 |
1.1.1 矮塔斜拉桥的起源 | 第18-19页 |
1.1.2 矮塔斜拉桥的国外发展概况 | 第19-21页 |
1.1.3 矮塔斜拉桥的国内发展概况 | 第21-22页 |
1.2 矮塔斜拉桥发展中的索力问题 | 第22-26页 |
1.2.1 合理施工索力确定的问题 | 第23-24页 |
1.2.2 斜拉索索力测试的问题 | 第24-25页 |
1.2.3 索力变化对结构受力影响的问题 | 第25-2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赤壁路桥有限元建模与分析 | 第28-45页 |
2.1 项目概况 | 第28-31页 |
2.2 赤壁路桥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1-38页 |
2.2.1 主要构件的模拟 | 第32-35页 |
2.2.2 边界条件的模拟 | 第35-36页 |
2.2.3 材料参数与荷载 | 第36页 |
2.2.4 施工阶段划分 | 第36-37页 |
2.2.5 有限元模型 | 第37-38页 |
2.3 赤壁路桥受力分析 | 第38-44页 |
2.3.1 赤壁路桥静力分析 | 第38-40页 |
2.3.2 赤壁路桥动力分析 | 第40-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赤壁路桥合理施工索力确定 | 第45-62页 |
3.1 确定施工索力的正装迭代法 | 第45-47页 |
3.1.1 文献[30]的正装迭代法 | 第45-46页 |
3.1.2 文献[49]的正装迭代法 | 第46-47页 |
3.2 基于影响矩阵的正装迭代法 | 第47-50页 |
3.2.1 调值计算的影响矩阵法 | 第47-48页 |
3.2.2 牛顿迭代法 | 第48-49页 |
3.2.3 基于影响矩阵的正装迭代法 | 第49-50页 |
3.3 赤壁路桥合理施工索力的确定 | 第50-56页 |
3.3.1 文献[49]的方法确定施工索力 | 第52页 |
3.3.2 基于影响矩阵的正装迭代法确定施工索力 | 第52-54页 |
3.3.3 两种方法对比分析 | 第54-56页 |
3.4 合理施工状态验证 | 第56-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赤壁路桥索力测试 | 第62-75页 |
4.1 索力测试的方法 | 第62-63页 |
4.2 振动法测试原理 | 第63-65页 |
4.2.1 弦理论 | 第63-64页 |
4.2.2 梁理论 | 第64-65页 |
4.3 振动法测索力的影响因素 | 第65-67页 |
4.3.1 抗弯刚度的影响 | 第65-66页 |
4.3.2 边界条件的影响 | 第66页 |
4.3.3 拉索垂度的影响 | 第66-67页 |
4.3.4 其他影响因素 | 第67页 |
4.4 振动法测定索力的几种实用公式 | 第67-71页 |
4.4.1 公式(4.10)的索力结果 | 第69页 |
4.4.2 公式(4.13)的索力结果 | 第69-70页 |
4.4.3 公式(4.18)的索力结果 | 第70页 |
4.4.4 三种索力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70-71页 |
4.5 赤壁路桥索力测试 | 第71-7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索力变化对结构受力影响的分析 | 第75-93页 |
5.1 施工张拉力误差下桥梁结构受力分析 | 第75-79页 |
5.1.1 主梁线型变化 | 第75-76页 |
5.1.2 主塔塔顶偏位 | 第76页 |
5.1.3 成桥索力 | 第76-78页 |
5.1.4 主梁应力 | 第78-79页 |
5.2 拉索破断下全桥静力分析 | 第79-88页 |
5.2.1 两侧拉索对称破断 | 第79-82页 |
5.2.2 单侧拉索对称破断 | 第82-85页 |
5.2.3 单根拉索破断 | 第85-88页 |
5.3 拉索破断下全桥动力分析 | 第88-91页 |
5.3.1 拉索对称破断下全桥动力特性 | 第88-90页 |
5.3.2 拉索不对称破断下全桥动力特性 | 第90-9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6.1 结论 | 第93-94页 |
6.2 展望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