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1 曲阜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机遇良好 | 第9页 |
| 1.1.2 街道空间对曲阜古城保护发展的重要作用 | 第9-10页 |
| 1.1.3 曲阜古城街道空间有待改善 | 第10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第10-12页 |
| 1.3.1 研究范围 | 第10-11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1.3.3 相关概念 | 第11-12页 |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17-19页 |
| 1.5.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1.5.2 论文框架 | 第18-19页 |
| 第2章 曲阜古城历史沿革及其街道空间特征研究 | 第19-30页 |
| 2.1 曲阜古城历史沿革 | 第19-25页 |
| 2.1.1 周代鲁国故城 | 第19-21页 |
| 2.1.2 汉代鲁国故城 | 第21-22页 |
| 2.1.3 明代曲阜城 | 第22-25页 |
| 2.2 曲阜古城街道空间演变特征 | 第25-28页 |
| 2.2.1 形成起源期:主街引领,雏形初具 | 第25-26页 |
| 2.2.2 延承发展期:沿用优先,理性发展 | 第26-27页 |
| 2.2.3 成熟完善期:街巷完备,结构明晰 | 第27-28页 |
| 2.3 明代曲阜城街道空间特征 | 第28-29页 |
| 2.3.1 街道空间格局特征 | 第28页 |
| 2.3.2 街道空间要素特征 | 第28-2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曲阜古城街道空间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0-64页 |
| 3.1 曲阜古城概况及其街道空间构成 | 第30-32页 |
| 3.1.1 曲阜古城概况 | 第30-32页 |
| 3.1.2 曲阜古城街道空间构成 | 第32页 |
| 3.2 曲阜古城街道空间组织现状 | 第32-46页 |
| 3.2.1 街道交通组织 | 第32-40页 |
| 3.2.2 人行流线组织 | 第40-42页 |
| 3.2.3 街道肌理组织 | 第42-45页 |
| 3.2.4 街道景观组织 | 第45-46页 |
| 3.3 曲阜古城街道空间要素现状 | 第46-60页 |
| 3.3.1 街道空间尺度 | 第46-50页 |
| 3.3.2 街道空间界面 | 第50-53页 |
| 3.3.3 街道空间两侧景观 | 第53-54页 |
| 3.3.4 街道空间区域节点 | 第54-59页 |
| 3.3.5 街道家具 | 第59-60页 |
| 3.4 街道空间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第60-63页 |
| 3.4.1 街道空间组织存在问题 | 第60-61页 |
| 3.4.2 街道空间要素存在问题 | 第61-62页 |
| 3.4.3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62-63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4章 曲阜古城街道空间组织改善策略 | 第64-77页 |
| 4.1 曲阜古城街道空间交通组织改善 | 第64-67页 |
| 4.1.1 梳理交通脉络 | 第65页 |
| 4.1.2 建立步行网络 | 第65-66页 |
| 4.1.3 停车空间规划 | 第66-67页 |
| 4.2 曲阜古城街道空间流线组织改善 | 第67-72页 |
| 4.2.1 旅游观赏流线组织改善 | 第67-71页 |
| 4.2.2 居民生活流线组织改善 | 第71-72页 |
| 4.3 曲阜古城街道空间肌理组织改善 | 第72-74页 |
| 4.3.1 现存历史街道 | 第73页 |
| 4.3.2 部分改变的历史街道 | 第73-74页 |
| 4.3.3 新出现街道 | 第74页 |
| 4.4 曲阜古城街道空间景观组织改善 | 第74-76页 |
| 4.4.1 鼓楼大街串联的古城核心景观 | 第74页 |
| 4.4.2 环城马道串联的古城文化景观 | 第74-75页 |
| 4.4.3 次要街道街串联的古城民俗景观 | 第75-76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5章 曲阜古城街道空间要素改善策略 | 第77-94页 |
| 5.1 街道空间尺度的适宜性 | 第77-79页 |
| 5.1.1 主要街道的改善措施 | 第77-78页 |
| 5.1.2 次要街道的改善措施 | 第78-79页 |
| 5.1.3 巷道的改善措施 | 第79页 |
| 5.2 街道空间界面的改善 | 第79-81页 |
| 5.2.1 侧界面的改善 | 第79-81页 |
| 5.2.2 底界面的改善 | 第81页 |
| 5.3 街道空间两侧景观的改善 | 第81-83页 |
| 5.3.1 环城墙街道景观带改善 | 第81-82页 |
| 5.3.2 居民生活街道景观改善 | 第82页 |
| 5.3.3 林荫街道景观改善 | 第82-83页 |
| 5.4 街道空间节点改善 | 第83-91页 |
| 5.4.1 文化景观空间节点改善 | 第83-86页 |
| 5.4.2 古城门户空间节点改善 | 第86-90页 |
| 5.4.3 居民活动空间节点改善 | 第90-91页 |
| 5.5 街道家具的选择 | 第91-92页 |
| 5.5.1 人性化设计 | 第91页 |
| 5.5.2 色彩和风格 | 第91-92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 结论 | 第94-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 插图目录 | 第99-100页 |
| 表格目录 | 第100-101页 |
| 附录1 明代曲阜城街道统计表 | 第101-103页 |
| 附录2 曲阜古城街道尺度现状评价表 | 第103-109页 |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