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

电-热化学耦合的太阳能燃料制备系统特性研究

摘要第11-13页
英文摘要第13-15页
符号说明第15-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3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6-18页
    1.2 太阳能制氢技术综述第18-24页
        1.2.1 太阳能热化学制氢第18-23页
        1.2.2 太阳能电化学制氢第23-24页
    1.3 化学链重整制氢研究现状第24-27页
        1.3.1 两步法化学链循环第24-25页
        1.3.2 三步法化学链循环第25-26页
        1.3.3 关键技术及存在的问题第26-27页
    1.4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系统研究现状第27-28页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第28-30页
第2章 化学链循环模拟分析第30-42页
    2.1 化学链循环描述第30-32页
    2.2 化学热力学第32-39页
        2.2.1 还原步第32-35页
        2.2.2 氧化步第35-37页
        2.2.3 参数分析第37-39页
    2.3 本章小结第39-42页
第3章 电-热化学耦合的太阳能燃料制备系统性能分析第42-60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系统构思第42-44页
        3.2.1 CLRM循环第42-43页
        3.2.2 SOEC第43-44页
        3.2.3 PETE太阳能光伏/光热复合装置第44页
    3.3 系统数值模型和评价指标第44-50页
        3.3.1 耦合系统数值模型第44-47页
        3.3.2 系统模拟假设条件第47页
        3.3.3 参比系统数值模型第47-48页
        3.3.4 评价指标第48-50页
    3.4 系统模拟方法第50页
    3.5 结果与讨论第50-58页
        3.5.1 耦合系统的效率分析第50-54页
        3.5.2 耦合系统的节能减排性能第54-57页
        3.5.3 耦合系统与参比系统的对比分析第57-58页
    3.6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4章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模拟分析第60-68页
    4.1 SOEC的工作原理第60-61页
    4.2 SOEC的能量需求第61-62页
    4.3 SOEC的电化学模型第62-65页
        4.3.1 欧姆极化第62-63页
        4.3.2 活化极化第63页
        4.3.3 浓差极化第63-65页
    4.4 SOEC的模型验证第65-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5章 太阳能分频光伏-光热-SOEC联合制氢系统性能分析第68-84页
    5.1 引言第68页
    5.2 联合制氢系统与参比系统原理和构成第68-71页
        5.2.1 联合制氢系统原理和构成第68-70页
        5.2.2 参比系统原理和构成第70-71页
    5.3 联合制氢系统数值模型和参比系统数值模型第71-75页
        5.3.1 联合制氢系统数值模型第71-74页
        5.3.2 参比数值模型第74-75页
    5.4 系统模拟方法第75页
    5.5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75-82页
        5.5.1 SOEC性能分析第75-77页
        5.5.2 联合制氢系统性能分析第77-80页
        5.5.3 联合制氢系统与参比系统的对比分析第80-82页
    5.6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4-86页
    6.1 结论第84-85页
    6.2 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致谢第92-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申请目录第94-9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语球类体育新闻中概念隐喻的研究
下一篇:客家山歌即兴演唱的教学实践研究--以太和第一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