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HPM视角下两角和差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及教师的MKT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选题缘由第10-12页
        1.1.1 新课程改革对数学史的要求第10页
        1.1.2 教师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第10-11页
        1.1.3 学生学习三角函数的现状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和问题第12-13页
    1.3 研究意义第13页
        1.3.1 理论意义第13页
        1.3.2 实践意义第13页
    1.4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8页
        1.4.1 HPM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4页
        1.4.2 MKT概念及框架第14-17页
        1.4.3 教学设计第17-18页
    1.5 论文框架第18-19页
2 相关文献综述第19-24页
    2.1 三角函数教与学的文献综述第19-20页
        2.1.1 学生对三角函数认知水平的研究综述第19页
        2.1.2 三角函数一般的教学设计研究综述第19页
        2.1.3 三角函数的解题研究综述第19-20页
    2.2 HPM视角下教学设计的研究综述第20-21页
        2.2.1 HPM视角下教学设计的研究综述第20-21页
        2.2.2 HPM视角下三角函数部分教学设计的研究综述第21页
    2.3 教师知识的研究综述第21-23页
        2.3.1 教师知识影响学生学习的研究综述第21-22页
        2.3.2 HPM影响教师知识的研究综述第22-23页
    2.4 文献小结第23-24页
3 研究过程第24-27页
    3.1 研究对象第24页
    3.2 研究方法第24-25页
        3.2.1 文献分析法第24页
        3.2.2 课堂观察法第24页
        3.2.3 问卷法第24-25页
        3.2.4 访谈法第25页
    3.3 研究历程第25-27页
        3.3.1 确定研究内容、对象第25页
        3.3.2 拟订研究计划第25-26页
        3.3.3 课堂观察第26页
        3.3.4 数据的收集第26页
        3.3.5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6-27页
4.HPM视角下两角和差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第27-42页
    4.1 三角函数的教材与教学第27-28页
    4.2 相关三角函数的发展史料第28-32页
        4.2.1 从弦表谈起第28-29页
        4.2.2 两角和差公式的证明第29-32页
    4.3 重构两角和差的历史顺序第32-34页
    4.4 教学设计第34-40页
        4.4.1 教学目标第34-35页
        4.4.2 教学重难点第35页
        4.4.3 教学过程第35-40页
    4.5 教学设计的实施第40-42页
5 研究结果分析第42-55页
    5.1 学生反馈问卷分析第42-44页
    5.2 数学史对教师MKT的影响结果分析第44-54页
        5.2.1 W老师的MKT水平分析第45-52页
        5.2.2 数学史对教师MKT的影响第52-54页
    5.3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第58-66页
    附录 1:教师三角函数知识的访谈提纲第58-59页
    附录 2:学生反馈问卷第59-60页
    附录 3:教师访谈提纲 2第60-61页
    附录 4: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学案第61-66页
致谢第66-67页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广义线性模型、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偏最小二乘-logistic回归对我国当前收入分配满意度情况的分析
下一篇:关于对初高中数学知识与学习方法的衔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