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现状 | 第12-13页 |
1.1.2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驱动因素研究 | 第13页 |
1.1.3 被购并企业在购并决策中的作用被忽视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8-30页 |
2.1 跨国购并动机与驱动因素 | 第18-22页 |
2.1.1 交易成本 | 第18页 |
2.1.2 规模经济 | 第18-19页 |
2.1.3 代理问题 | 第19-20页 |
2.1.4 资源和技术 | 第20页 |
2.1.5 市场 | 第20-21页 |
2.1.6 多元化 | 第21页 |
2.1.7 协同效应 | 第21-22页 |
2.2 中国企业国际化、跨国购并的驱动因素研究 | 第22-25页 |
2.3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分类的研究 | 第25-26页 |
2.4 被购并企业视角的购并动机研究 | 第26-27页 |
2.5 文献评述 | 第27-30页 |
2.5.1 以往研究的成果 | 第27-28页 |
2.5.2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28-30页 |
3 研究设计及数据收集 | 第30-37页 |
3.1 研究设计 | 第30-32页 |
3.1.1 分析框架 | 第30页 |
3.1.2 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3.1.2.1 案例研究 | 第30-31页 |
3.1.2.2 扎根理论 | 第31-32页 |
3.2 目标案例的选择 | 第32-34页 |
3.3 资料的收集 | 第34-35页 |
3.4 数据的整理 | 第35-37页 |
4 数据分析 | 第37-65页 |
4.1 购并方的驱动因素 | 第37-46页 |
4.1.1 国际经济因素 | 第39-40页 |
4.1.2 母国因素 | 第40-41页 |
4.1.3 东道国因素 | 第41-42页 |
4.1.4 行业竞争 | 第42页 |
4.1.5 行业特征 | 第42-44页 |
4.1.6 企业战略 | 第44页 |
4.1.7 战略性资产短缺 | 第44-46页 |
4.2 模式的分类 | 第46-51页 |
4.2.1 模式一:国外市场横向强化 | 第47-48页 |
4.2.2 模式二:国外市场纵向强化 | 第48-49页 |
4.2.3 模式三:国内市场横向强化 | 第49-50页 |
4.2.4 模式四:国内市场纵向强化 | 第50-51页 |
4.3 被购并方的驱动因素 | 第51-55页 |
4.3.1 国际经济因素 | 第53页 |
4.3.2 市场 | 第53页 |
4.3.3 经营困境 | 第53-54页 |
4.3.4 战略因素 | 第54-55页 |
4.4 双方结合 | 第55-65页 |
4.4.1 经济 | 第58页 |
4.4.2 战略 | 第58-60页 |
4.4.3 资源 | 第60-61页 |
4.4.4 信任 | 第61-63页 |
4.4.4.1 关系 | 第61-62页 |
4.4.4.2 承诺 | 第62-63页 |
4.4.5 价值观 | 第63页 |
4.4.6 结合的“冰山”模型 | 第63-65页 |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65-70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5-67页 |
5.1.1 战略资产寻求型中国企业跨国购并交易购并方的驱动因素以及模式 | 第65页 |
5.1.2 战略资产寻求型中国企业跨国购并交易被购并企业的驱动因素 | 第65-66页 |
5.1.3 战略资产寻求型中国企业跨国购并交易购并双方的结合 | 第66-67页 |
5.2 管理启示 | 第67-68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