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序列化教学的探索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8-14页 |
| 一、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9页 |
| 三、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 第一章 现阶段小学作文教学存在问题 | 第14-25页 |
| 第一节 学生习作现状 | 第14-17页 |
| 一、 作文畏难症 | 第14页 |
| 二、 内容贫乏症 | 第14-15页 |
| 三、 表达无序症 | 第15-16页 |
| 四、 方法缺失症 | 第16页 |
| 五、 套作模仿症 | 第16-17页 |
| 第二节 作文教学现状 | 第17-20页 |
| 一、 训练随意化 | 第17-18页 |
| 二、 指导简单化 | 第18-19页 |
| 三、 批改程式化 | 第19-20页 |
| 四、 点评脸谱化 | 第20页 |
| 第三节 教材现状 | 第20-24页 |
| 一、 编排缺乏逻辑 | 第21-22页 |
| 二、 忽视学生心理 | 第22-23页 |
| 三、 写作知识缺失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小学作文序列化教学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25-35页 |
| 第一节 小学作文序列化教学概念的提出 | 第25-28页 |
| 一、 概念的提出 | 第25页 |
| 二、 概念的界定 | 第25-26页 |
| 三、 相关概念的特质区别 | 第26-28页 |
| 第二节 小学作文序列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28-30页 |
| 一、 系统论原理 | 第28页 |
| 二、 过程作文教学理论 | 第28-29页 |
| 三、 小学生写作心理发展因素的渐进性 | 第29-30页 |
| 第三节 小学作文序列化教学研究意义 | 第30-34页 |
| 一、 对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的必要调整与补充 | 第30-32页 |
| 二、 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必由之径 | 第32页 |
| 三、 实现新课改作文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小学作文教学序列化教学实施策略 | 第35-53页 |
| 第一节 小学作文序列化教学基本构想 | 第35-39页 |
| 一、 以儿童心理能力发展为基础 | 第35页 |
| 二、 以发展语言交际功能为主线 | 第35-36页 |
| 三、 根据社会性需要逐步培养作文智力技能 | 第36-39页 |
| 第二节 小学作文序列化教学策略思考 | 第39-48页 |
| 一、 明确年段习作教学目标 | 第39-40页 |
| 二、 分层细化目标设计 | 第40-44页 |
| 三、 初步探索习作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 第44-48页 |
| 第三节 构建小学作文教学序列评价体系 | 第48-52页 |
| 一、 阶段性评价标准 | 第48-49页 |
| 二、 发展性评价标准 | 第49-51页 |
| 三、 系统性评价标准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结语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 第57-59页 |
| 附录一 | 第59-61页 |
| 附录二 | 第61-62页 |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