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 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介绍 | 第10-18页 |
(一) 损害赔偿的基本学说 | 第10-11页 |
(二) 违约与违约责任 | 第11-15页 |
(三) 违约损害赔偿概念的使用 | 第15-16页 |
(四) 违约损害赔偿的基本目标 | 第16-17页 |
(五) 违约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 | 第17-18页 |
二、 损害 | 第18-26页 |
(一) 损害的内涵 | 第19-21页 |
(二) 损害的分类 | 第21-24页 |
(三) 我国立法所明确的损害研究 | 第24-26页 |
三、 因果关系 | 第26-40页 |
(一) 因果关系之划分 | 第27-29页 |
(二) 合同领域的两种主要因果关系模式 | 第29-33页 |
(三) 法律因果关系的基本限制——可预见性规则限制 | 第33-40页 |
四、 赔偿范围确定的几个特殊规则 | 第40-44页 |
(一) 减轻损害规则 | 第40-41页 |
(二) 损益相抵规则 | 第41-43页 |
(三) 过失相抵规则 | 第43-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