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榜样示范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一、榜样示范教育的概念、作用 | 第14-22页 |
(一) 榜样示范教育教育的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 榜样示范 | 第15页 |
2. 榜样示范教育 | 第15-16页 |
(二) 榜样示范教育的作用 | 第16-22页 |
1. 教育主体“言传身教”作用 | 第16-17页 |
2. 榜样示范典型的政治作用 | 第17-18页 |
3. 榜样示范教育的社会作用 | 第18-19页 |
4. 榜样示范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作用 | 第19-20页 |
5. 榜样示范教育的典型性作用 | 第20-22页 |
二、大学校园榜样示范作用弱化分析 | 第22-30页 |
(一) 榜样示范作用弱化现状分析 | 第22-25页 |
1. 榜样树立不规范 | 第22-23页 |
2. 榜样标准不明确 | 第23-24页 |
3. 榜样宣传有误区 | 第24-25页 |
(二) 榜样示范作用弱化原因探析 | 第25-30页 |
1. 社会环境因素 | 第25-26页 |
2. 文化环境因素 | 第26-28页 |
3. 教育环境因素 | 第28-30页 |
三、大学生榜样示范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 第30-39页 |
(一) 大学生榜样示范观念的确立 | 第30-35页 |
1. 正确的价值取向 | 第30-31页 |
2. 现实标准的确立 | 第31-32页 |
3. 科学精神的培养 | 第32-33页 |
4. 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培养 | 第33-34页 |
5. 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 第34-35页 |
(二) 榜样示范教育的实施原则 | 第35-39页 |
1. 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第35-36页 |
2. 崇高性与平民性相结合 | 第36页 |
3. 真实性与践履性相结合 | 第36-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附录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