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调度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第12-18页 |
2.1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综述 | 第12-15页 |
2.1.1 充换电方式分类 | 第12-13页 |
2.1.2 电动汽车充电模式 | 第13-14页 |
2.1.3 小结 | 第14-15页 |
2.2 路径规划算法 | 第15-18页 |
2.2.1 Dijkstra算法 | 第15-16页 |
2.2.2 A~*算法 | 第16-17页 |
2.2.3 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有序充电调度系统需求分析 | 第18-26页 |
3.1 有序充电调度服务运行场景 | 第18-20页 |
3.2 有序充电调度系统需求概述 | 第20-22页 |
3.2.1 面向电动汽车用户的有序充电需求 | 第20-21页 |
3.2.2 面向运营商的有序充电需求 | 第21-22页 |
3.3 有序充电调度系统需求分解 | 第22-25页 |
3.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有序充电调度关键算法研究 | 第26-48页 |
4.1 运行成本评估模型 | 第26-30页 |
4.1.1 时间成本评估模型 | 第26-28页 |
4.1.2 能耗成本评估模型 | 第28-30页 |
4.2 充电站推荐关键算法 | 第30-32页 |
4.2.1 基于本地信息的推荐 | 第30-31页 |
4.2.2 基于充电站负载的推荐 | 第31-32页 |
4.3 可达路线规划关键算法 | 第32-40页 |
4.3.1 可达路线规划 | 第33-38页 |
4.3.2 时间最优的可达路线规划 | 第38-40页 |
4.4 实验验证 | 第40-47页 |
4.4.1 仿真环境和数据集 | 第40-42页 |
4.4.2 仿真方法和结果分析 | 第42-47页 |
4.5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有序充电调度系统的设计实现 | 第48-67页 |
5.1 系统设计总体说明 | 第48-59页 |
5.1.1 系统功能结构框图 | 第48-49页 |
5.1.2 系统功能组件定义 | 第49页 |
5.1.3 系统功能接口定义 | 第49-53页 |
5.1.4 子服务实现流程 | 第53-59页 |
5.2 系统核心模块设计 | 第59-66页 |
5.2.1 核心模块类图设计 | 第59-62页 |
5.2.2 模块方法关键流程 | 第62-66页 |
5.3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有序充电调度原型系统测试 | 第67-76页 |
6.1 系统部署环境 | 第67-68页 |
6.2 测试环境 | 第68页 |
6.2.1 硬件环境 | 第68页 |
6.2.2 软件环境 | 第68页 |
6.3 系统功能测试 | 第68-74页 |
6.3.1 信息查询子系统功能测试 | 第70-71页 |
6.3.2 充电站推荐子系统功能测试 | 第71-72页 |
6.3.3 可达路径规划子系统功能测试 | 第72-73页 |
6.3.4 用户信息管理功能测试 | 第73-74页 |
6.4 测试结果分析 | 第74页 |
6.5 小结 | 第74-76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76-78页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6页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附录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