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研究的现状 | 第8-9页 |
1.3 概念的界定 | 第9页 |
1.4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4.1 教育质量的需要 | 第9页 |
1.4.2 家庭的需要 | 第9-10页 |
1.4.3 学生自身的需要 | 第10页 |
1.5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1.6 研究的方法 | 第10-12页 |
1.6.1 文献研究 | 第10页 |
1.6.2 调查研究 | 第10页 |
1.6.3 成绩反馈法 | 第10-12页 |
2 不同学习水平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 | 第12-18页 |
2.1 《课标》倡导的课程理念 | 第12页 |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2-13页 |
2.2.1 建构主义数学学习观 | 第12页 |
2.2.2 建构主义数学教学观 | 第12-13页 |
2.3 教育公平理论 | 第13-15页 |
2.3.1 教育公平理论的内涵 | 第13-14页 |
2.3.2 教育公平理论对不同学习水平的教学评价的启示 | 第14页 |
2.3.3 促进不同学习水平的教学的公平 | 第14-15页 |
2.4 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效应 | 第15页 |
2.5 学习金字塔理论 | 第15页 |
2.6 素质教育理论 | 第15-16页 |
2.7 波利亚的数学教育理论 | 第16-18页 |
3 不同学习水平教学实践的问卷调查 | 第18-20页 |
3.1 调查的实施 | 第18页 |
3.2 结果分析 | 第18-20页 |
4 不同学习水平的教学实验 | 第20-36页 |
4.1 实验的准备 | 第20-21页 |
4.1.1 学习水平的分层 | 第20页 |
4.1.2 教学模式的选择 | 第20-21页 |
4.2 实验的实施 | 第21-31页 |
4.2.1 教学方案的确定 | 第21页 |
4.2.2 教学方案的实施 | 第21-31页 |
4.2.3 教学方案的完善 | 第31页 |
4.3 结果的检验 | 第31-36页 |
4.3.1 学习水平的变化 | 第31-33页 |
4.3.2 学习情感的改善 | 第33-36页 |
5 不同学习水平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展望 | 第36-38页 |
5.1 结论 | 第36-37页 |
5.1.1 学习水平差异形成的原因 | 第36页 |
5.1.2 缩小学生之间差异的对策 | 第36页 |
5.1.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见 | 第36-37页 |
5.2 展望 | 第37-38页 |
附录1 困扰数学教师问题调查问卷 | 第38-40页 |
附录2 学生的问卷调查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