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9-13页 |
一、 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主体 | 第13-20页 |
(一) 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情形中的损害赔偿主体 | 第13-16页 |
(二) 机动车所有权不完全情形下的损害赔偿主体 | 第16-17页 |
(三) 挂靠情形下的损害赔偿主体 | 第17-18页 |
(四) 好意同乘,是指车主无偿地邀请或允许下搭乘该车的人好意同乘 | 第18-20页 |
二、 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侵权的归责原则 | 第20-30页 |
(一) 各国归责原则的演进及评析 | 第20-23页 |
(二) 我国现阶段的归责原则 | 第23-30页 |
三、 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侵权的损害赔偿 | 第30-38页 |
(一) 损害赔偿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 第30页 |
(二) 消极损害赔偿的问题 | 第30-33页 |
(三)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 | 第33-38页 |
四、 完善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 第38-42页 |
(一) 完善立法体系,以解决立法和执法上的冲突 | 第38页 |
(二) 在立法的目的和原则上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 | 第38-39页 |
(三) 完善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 第39-40页 |
(四) 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