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2.1 择偶偏好 | 第15-16页 |
2.1.1 社会学视角下的择偶偏好理论 | 第15页 |
2.1.2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择偶偏好理论 | 第15-16页 |
2.2 大众文化产品中的择偶偏好研究 | 第16-17页 |
2.3 流行歌曲歌词研究 | 第17-20页 |
2.3.1 歌词的两种研究视角 | 第18-19页 |
2.3.2 歌词中的择偶偏好主题 | 第19-20页 |
2.4 择偶情境中的负面偏见效应 | 第20-21页 |
2.5 文献总结和研究思路 | 第21-23页 |
3 研究一 流行歌曲歌词的择偶偏好内容 | 第23-51页 |
3.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23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3页 |
3.3 研究程序 | 第23-28页 |
3.3.1 材料选取 | 第23-24页 |
3.3.2 确定编码对象中的研究问题 | 第24-25页 |
3.3.3 主题分析 | 第25-27页 |
3.3.4 编码文本 | 第27页 |
3.3.5 评分者内部一致性 | 第27-28页 |
3.4 研究结果 | 第28-42页 |
3.4.1 流行歌曲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第28-29页 |
3.4.2 歌词内容的核心主题 | 第29-34页 |
3.4.3 歌词中择偶偏好的年代差异 | 第34-38页 |
3.4.4 歌词中择偶偏好的性别差异比较 | 第38-42页 |
3.5 讨论 | 第42-51页 |
3.5.1 流行歌曲内容的主题 | 第42-44页 |
3.5.2 择偶偏好的性别差异及随年代变化情况 | 第44-51页 |
4 研究二 歌词中的择偶偏好在KTV歌曲中的验证 | 第51-60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51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51页 |
4.3 研究对象与工具 | 第51-52页 |
4.3.1 研究对象 | 第51-52页 |
4.3.2 研究工具 | 第52页 |
4.4 研究程序 | 第52页 |
4.5 研究结果 | 第52-57页 |
4.5.1 两地爱情歌曲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2-53页 |
4.5.2 KTV歌词中男女择偶偏好的地域差异比较 | 第53-54页 |
4.5.3 KTV歌曲择偶偏好的性别差异比较 | 第54-57页 |
4.6 讨论 | 第57-60页 |
4.6.1 KTV歌曲内容的主题 | 第57-58页 |
4.6.2 KTV歌曲中择偶偏好的性别差异 | 第58-59页 |
4.6.3 KTV歌曲中择偶偏好的地域差异 | 第59-60页 |
5 研究三 择偶情境下的负面偏见效应 | 第60-69页 |
5.1 实验一 | 第60-63页 |
5.1.1 研究目的 | 第60页 |
5.1.2 研究假设 | 第60页 |
5.1.3 研究方法 | 第60-61页 |
5.1.4 研究过程及测量 | 第61页 |
5.1.5 研究结果 | 第61-63页 |
5.2 实验二 | 第63-69页 |
5.2.1 研究目的 | 第63页 |
5.2.2 研究假设 | 第63页 |
5.2.3 研究方法 | 第63-64页 |
5.2.4 研究过程及测量 | 第64页 |
5.2.5 操作性检验 | 第64-65页 |
5.2.6 研究结果 | 第65-66页 |
5.2.7 讨论 | 第66-69页 |
6 总讨论 | 第69-76页 |
6.1 流行歌曲的内容主题 | 第69-70页 |
6.2 择偶偏好的性别差异 | 第70-71页 |
6.3 择偶偏好的年代差异 | 第71-73页 |
6.4 择偶偏好的地域差异 | 第73-74页 |
6.5 择偶情境下的负面偏见效应 | 第74页 |
6.6 本研究局限和未来方向 | 第74-76页 |
7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一:各个主题的界定与描述 | 第81-82页 |
附录二:编码手册 | 第82-84页 |
附录三:框架特质评价问卷 | 第84-86页 |
附录四:歌曲样本 | 第86-92页 |
后记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