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畜牧业、饲养业论文

奶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户养殖模式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1 绪论第13-22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3-15页
        1.1.1 发达的乳品加工业与落后的原奶供应的矛盾第13页
        1.1.2 成本上升导致高奶价时代来临第13-14页
        1.1.3 乳品消费疲软与成品奶价格高之间的矛盾第14页
        1.1.4 国际奶业对我国奶业的冲击第14-15页
    1.2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第15-17页
        1.2.1 研究的问题第15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5-17页
    1.3 研究的相关界定第17-19页
        1.3.1 研究范围第17页
        1.3.2 研究中使用的相关概念第17-19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9-20页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的来源第20-22页
        1.5.1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5.2 数据来源第21-22页
    1.6 创新点与不足第22页
        1.6.1 创新点第22页
        1.6.2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22页
2 理论与文献综述第22-36页
    2.1 农业现代化与农户理论第22-30页
        2.1.1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理论的相关理论第23-24页
        2.1.2 农业现代化的实施主体与教育第24-26页
        2.1.3 农户理论第26-28页
        2.1.4 农业人口转移理论第28-30页
    2.2 原料奶生产组织第30-36页
        2.2.1 有关农户奶牛养殖模式的论述第30-31页
        2.2.2 奶业合作组织与奶农的培训第31-32页
        2.2.3 奶牛养殖的效率与规模化第32-34页
        2.2.4 其他对奶牛养殖效益的研究第34-35页
        2.2.5 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展望第35-36页
    2.3 本章小结第36页
3 世界主要奶业国家发展模式第36-50页
    3.1 世界主要奶业国家的产业模式第36-47页
        3.1.1 奶业合作社制度下的印度农户散养模式第37-38页
        3.1.2 自然草场资源充裕的放牧式养殖第38页
        3.1.3 美国的原奶生产模式情况第38-39页
        3.1.4 欧盟的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模式第39-41页
        3.1.5 以色列的原料奶生产情况第41-47页
    3.2 关于现代奶业的几点启示第47-49页
        3.2.1 不断提升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第47页
        3.2.2 恰当的奶业政策第47-48页
        3.2.3 有效的合作组织第48页
        3.2.4 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第48-49页
        3.2.5 因地制宜选择的奶牛品种和饲料第49页
    3.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4 内蒙古奶业发展历程中不同奶牛养殖模式演变第50-84页
    4.1 我国奶牛存栏数量和牛奶产量的快速增长第50-51页
    4.2 奶业政策与补贴第51-60页
        4.2.1 制度、政策与补贴的相关概念第51-53页
        4.2.2 我国颁布和实施的奶业相关的政策第53-54页
        4.2.3 奶业补贴政策第54-58页
        4.2.4 关税政策第58-60页
    4.3 内蒙古奶业的发展和分布第60-69页
        4.3.1 内蒙古乳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第61页
        4.3.2 内蒙古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历史第61-62页
        4.3.3 内蒙古主要牛奶产区的变迁第62-66页
        4.3.4 内蒙古奶牛养殖主体的变迁第66-69页
    4.4 内蒙古奶业的规模化进程第69-75页
        4.4.1 中国和内蒙古奶业规模化进程第69-74页
        4.4.2 呼和浩特市奶业规模化情况第74-75页
    4.5 内蒙古农户奶牛养殖模式第75-83页
        4.5.1 内蒙古农户奶牛养殖模式产生与特征第75-78页
        4.5.2 农户养殖模式中的奶站第78-82页
        4.5.3 不同养殖主体下的原奶收购价格的变化第82-83页
    4.6 本章小结第83-84页
5 农户家庭奶牛养殖模式的经济学分析第84-90页
    5.1 农户奶牛养殖模式下的农户行为的经济分析第84-87页
    5.2 农户奶牛养殖模式的价格决定机制第87-88页
    5.3 农户奶牛养殖模式与牧场模式的价格决定的模型第88-89页
    5.4 模型引发的思考第89页
    5.5 本章小结第89-90页
6 农户奶牛养殖模式中农户奶牛养殖规模效益的实证分析第90-117页
    6.1 样本农户种养殖基本情况第90-104页
        6.1.1 采样方法和农户的基本特征第90-93页
        6.1.2 农户所拥有房屋和土地情况第93-96页
        6.1.3 农户的种植业情况第96-98页
        6.1.4 农户拥有的劳动资料第98-101页
        6.1.5 农户奶牛养殖的专用资产情况第101-104页
    6.2 农户奶牛养殖规模效益的实证分析第104-117页
        6.2.1 关于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第104-105页
        6.2.2 农户奶牛养殖规模效益的实证分析第105-117页
    6.3 本章小结第117页
7 奶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户发展路径第117-125页
    7.1 农户的SWOT分析第118页
    7.2 农户进一步发展的制约第118-119页
    7.3 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合作牧场第119-125页
        7.3.1 俊奶牛养殖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第120-121页
        7.3.2 俊奶牛养殖合作社转变为合作牧场第121-123页
        7.3.3 案例启示第123-125页
    7.4 本章小结第125页
8 论文结论与对策建议第125-129页
    8.1 主要结论第125-127页
    8.2 政策建议第127-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5页
附录第135-140页
作者简介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OSS无机/有机杂化光电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下一篇:有轨电车信号系统轨旁控制器三相交流转辙机控制模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