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硼的来源 | 第11-12页 |
1.1.1 硼铁 | 第11-12页 |
1.1.2 碳化硼 | 第12页 |
1.1.3 颗粒硼 | 第12页 |
1.2 硼合金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低硼合金 | 第12-13页 |
1.2.2 高硼合金 | 第13页 |
1.2.3 高硼合金制造方法 | 第13-15页 |
1.2.4 堆焊合金材料 | 第15-17页 |
1.2.5 耐磨材料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18-20页 |
1.3.1 研究目标及意义 | 第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合金设计及实验流程 | 第20-26页 |
2.1 合金系选择与配方设计 | 第20-23页 |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3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23页 |
2.3 实验流程 | 第23-26页 |
2.3.1 拉制药芯焊丝 | 第23-24页 |
2.3.2 堆焊合金制备 | 第24页 |
2.3.3 洛氏硬度测试 | 第24页 |
2.3.4 制备金相 | 第24-25页 |
2.3.5 XRD相组成分析 | 第25页 |
2.3.6 磨损试验 | 第25-26页 |
第3章 明弧高硼堆焊合金组织及性能的研究 | 第26-42页 |
3.1 电流对高硼堆焊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第26-32页 |
3.1.1 堆焊电流及工艺性能 | 第26-27页 |
3.1.2 相组成及显微分析 | 第27-30页 |
3.1.3 明弧高硼堆焊合金的耐磨性 | 第30-32页 |
3.2 硼对明弧高硼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第32-36页 |
3.2.1 硼铁系明弧高硼合金组织 | 第33-35页 |
3.2.2 硼铁系高硼明弧合金性能 | 第35-36页 |
3.3 B_4C对高硼堆焊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第36-40页 |
3.3.1 相组成分析 | 第36页 |
3.3.2 显微组织分析 | 第36-38页 |
3.3.3 硬质相形貌 | 第38-39页 |
3.3.4 B_4C对高硼明弧堆焊合金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分析 | 第39-40页 |
3.4 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Mn、Si、Mo对高硼堆焊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影响 | 第42-55页 |
4.1 Fe-Si对高硼堆焊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分析 | 第42-46页 |
4.1.1 相组成和显微组织分析 | 第42-45页 |
4.1.2 堆焊合金性能分析 | 第45-46页 |
4.2 Fe-Mn对堆焊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分析 | 第46-50页 |
4.2.1 焊丝工艺性能 | 第46页 |
4.2.2 相组成及显微分析 | 第46-49页 |
4.2.3 堆焊合金性能分析 | 第49-50页 |
4.3 Fe-Mo对高硼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第50-53页 |
4.3.1 Mo对药芯焊丝工艺性能影响 | 第50页 |
4.3.2 相分析及显微组织分析 | 第50-52页 |
4.3.3 高硼合金耐磨性 | 第52-53页 |
4.4 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WC颗粒、Fe-Ti对高硼明弧堆焊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 | 第55-66页 |
5.1 WC颗粒对高硼堆焊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分析 | 第55-60页 |
5.1.1 焊丝工艺性能 | 第55-56页 |
5.1.2 相组成及显微分析 | 第56-59页 |
5.1.3 堆焊合金性能分析 | 第59-60页 |
5.2 Fe-Ti对高硼合金的显微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 | 第60-65页 |
5.2.1 加Fe-Ti的高硼合金药粉配制 | 第60-61页 |
5.2.2 相组成及显微分析 | 第61-64页 |
5.2.3 堆焊合金性能分析 | 第64-65页 |
5.3 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高硼明弧堆焊合金组织及性能 | 第66-67页 |
6.2 课题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