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一、导论 | 第11-15页 |
| (一) 纳税评估的概念及其内涵 | 第11-12页 |
| (二)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 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页 |
| 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 (三)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 第13-15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 2.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二、纳税评估的现实作用 | 第15-20页 |
| (一) 对于纳税评估的需求 | 第15-16页 |
| (二) 纳税评估与稽查的关系 | 第16-19页 |
| (三) 案头评估的意义 | 第19-20页 |
| 三、纳税评估的基本流程——以武汉地税市局直属征收管理局一线评估工作操作实践为表述对象 | 第20-29页 |
| (一) 选择评估对象 | 第20页 |
| (二) 预警分析 | 第20-24页 |
| 1. 成本法 | 第22-23页 |
| 2. 销售均价法 | 第23-24页 |
| 3. 预测指标的确定 | 第24页 |
| (三) 纳税评估约谈 | 第24页 |
| (四) 实地调查 | 第24-25页 |
| (五) 再次约谈 | 第25-26页 |
| (六) 补征税款 | 第26页 |
| (七) 其他税种的纳税评估 | 第26-27页 |
| 1. 个人所得税纳税评估 | 第26页 |
| 2. 房产税纳税评估 | 第26页 |
| 3. 土地使用税纳税评估 | 第26页 |
| 4. 印花税纳税评估 | 第26-27页 |
| 5. 土地增值税 | 第27页 |
| (八) 评估处理 | 第27页 |
| (九) 对房地产行业纳税评估工作的思考 | 第27-29页 |
| 四、纳税评估中涉税问题的分析——以黄陂区局2014年全年评估工作数据分析为表述对象 | 第29-39页 |
| (一) 评估各税费存在的问题 | 第29-34页 |
| 1. 营业税 | 第29-30页 |
| 2. 城建税等附加税费 | 第30页 |
| 3. 土地增值税 | 第30页 |
| 4. 房产税 | 第30-31页 |
| 5. 土地使用税 | 第31-32页 |
| 6. 印花税 | 第32-33页 |
| 7. 契税 | 第33页 |
| 8. 个人所得税 | 第33-34页 |
| 9. 企业所得税 | 第34页 |
| (二)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4-35页 |
| 1. 税法震慑力发挥不足,纳税人纳税意识薄弱 | 第34页 |
| 2. 征管流程不够规范,跟踪管理较为薄弱 | 第34-35页 |
| 3. 系统挖掘不够深入,内部信息利用不充分 | 第35页 |
| 4. 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充分,第三方信息难掌握 | 第35页 |
| (三) 加强征管的建议 | 第35-39页 |
| 1. 加强税收业务学习,做好政策宣传督导 | 第35-36页 |
| 2. 加强动态管理,及时堵塞征管漏洞 | 第36-37页 |
| 3. 加强优惠审批公示,及时进行跟踪管理 | 第37页 |
| 4. 加强内部信息利用,强化税收源头管理 | 第37页 |
| 5. 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掌握企业资产信息 | 第37-38页 |
| 6. 加强发票管理,强化以票控税力度 | 第38-39页 |
| 五.优化纳税评估的分析与政策建议 | 第39-47页 |
| (一) 全面评估与重点评估相辅相成 | 第40-41页 |
| (二) 整体评估与风险点评估有的放矢 | 第41页 |
| (三) “小评估”模式与“大评估”模式因“地”制宜 | 第41-42页 |
| (四) 专业化分工模式与职能垂直整合模式取长补短 | 第42-43页 |
| (五) 按月度评估和按年度评估两手并抓 | 第43页 |
| (六) 充分利用省局税收评估分析决策系统与市局税务清结系统 | 第43-44页 |
| (七) 理顺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的关系 | 第44-47页 |
| 1. 筛选风险点,构建指标体系 | 第45页 |
| 2. 采集指标值样本,形成合理值域 | 第45页 |
| 3. 运用指标体系开展纳税评估工作 | 第45页 |
| 4. 修正指标体系,构建评估分析系统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