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城市地名特征与发展演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选题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几个基本概念和内涵 | 第10-12页 |
1.3.1 地名及地名构成 | 第10-11页 |
1.3.2 城市地名 | 第11页 |
1.3.3 城市地名的功能 | 第11-12页 |
1.4 国内外地名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4.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4.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2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2 南宁市现状地名特征分析 | 第16-36页 |
2.1 南宁地名文化生成的地理环境基础 | 第16-20页 |
2.1.1 南宁地名文化产生的自然基础 | 第16-17页 |
2.1.2 南宁地名文化发展的社会历史环境 | 第17-20页 |
2.2 数据来源 | 第20页 |
2.3 南宁地名通名统计特征 | 第20-22页 |
2.4 道路交通名称命名分类与城市文化 | 第22-27页 |
2.4.1 反映地理环境 | 第23-25页 |
2.4.2 反映经济发展和中外经济交流 | 第25页 |
2.4.3 反映历史和文化 | 第25-26页 |
2.4.4 其他命名方式 | 第26-27页 |
2.5 居住区名称命名分类 | 第27-30页 |
2.5.1 地理位置地名 | 第28页 |
2.5.2 山水田园地名 | 第28-29页 |
2.5.3 美意雅化地名 | 第29页 |
2.5.4 引用地名 | 第29页 |
2.5.5 品牌策略型 | 第29-30页 |
2.5.6 标新立异时代地名 | 第30页 |
2.6 南宁城市地名的组团式空间分布特征 | 第30-36页 |
2.6.1 城市道路命名分类分布 | 第30-32页 |
2.6.2 不同类别地名的空间分布 | 第32-36页 |
3 南宁地名演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6页 |
3.1 城市地名发展演化趋势 | 第36-43页 |
3.1.1 地名数量趋线性增长 | 第36-38页 |
3.1.2 地名类别不断增加 | 第38页 |
3.1.3 地名命名日益多样化、典雅化和信息化 | 第38-40页 |
3.1.4 更改地名的统计 | 第40-41页 |
3.1.5 南宁城市地名分布的变化 | 第41-43页 |
3.2 南宁城市地名发展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6页 |
3.2.1 地名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产物 | 第43页 |
3.2.2 地名的变化是地理环境变化的反映 | 第43-44页 |
3.2.3 地名的分区分布是城市规划的体现 | 第44-46页 |
4 南宁市城市地名命名建议 | 第46-58页 |
4.1 南宁城市地名存在问题分析 | 第46-47页 |
4.1.1 不规范地名的存在 | 第46页 |
4.1.2 地名指位性弱 | 第46页 |
4.1.3 城市特色表达不明显 | 第46-47页 |
4.2 国内城市道路地名命名经验借鉴 | 第47-55页 |
4.2.1 南京地名命名特点和城市文化 | 第47-49页 |
4.2.2 济南地名命名特点和城市文化 | 第49-52页 |
4.2.3 广州城市地名命名特点和城市文化 | 第52-55页 |
4.3 南宁市地名命名建议 | 第55-58页 |
4.3.1 加强地名命名规范化 | 第55-56页 |
4.3.2 强化以城市意象为主的道路命名 | 第56-58页 |
5 结语 | 第58-60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8-59页 |
5.2 不足和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