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10-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3页 |
1.1 微透析 | 第15-19页 |
1.1.1 神经递质和微透析 | 第15-17页 |
1.1.2 微透析的特点及应用 | 第17-18页 |
1.1.3 微透析流速的选择 | 第18页 |
1.1.4 在线微透析 | 第18-19页 |
1.2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 | 第19-23页 |
1.2.1 微透析样品中神经递质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1.2.2 电化学检测器及其应用 | 第20-22页 |
1.2.3 离子对色谱 | 第22-23页 |
1.3 本论文研究的问题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3页 |
第二章 探针回收率校准方法的比较 | 第33-42页 |
2.1 前言 | 第33-35页 |
2.2 实验 | 第35-36页 |
2.2.1 动物实验 | 第35-36页 |
2.2.2 微透析探针的体外校准 | 第36页 |
2.2.3 GABA分析 | 第36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6-39页 |
2.3.1 微透析探针的体外回收率校准 | 第36-37页 |
2.3.2 微透析探针体内校准 | 第37-39页 |
2.4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微透析-HPLC-ECD测定大鼠脑透析液中的氨基酸神经递质 | 第42-63页 |
3.1 前言 | 第42-43页 |
3.2 实验 | 第43-46页 |
3.2.1 试剂和溶液 | 第43-44页 |
3.2.2 动物实验 | 第44页 |
3.2.3 仪器和色谱条件 | 第44页 |
3.2.4 衍生步骤 | 第44页 |
3.2.5 微透析步骤 | 第44-45页 |
3.2.6 方法验证 | 第45页 |
3.2.7 在线微透析步骤 | 第45-46页 |
3.2.8 统计分析 | 第46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46-58页 |
3.3.1.衍生条件的优化 | 第46-48页 |
3.3.2 分离条件的优化 | 第48页 |
3.3.3 检测条件的优化 | 第48-50页 |
3.3.4 方法学考察 | 第50-52页 |
3.3.5 方法的选择性 | 第52-53页 |
3.3.6 方法应用 | 第53-54页 |
3.3.7 在线微透析 | 第54-57页 |
3.3.8 和其他方法的比较 | 第57页 |
3.3.9 OPA-亚硫酸钠衍生的其他应用 | 第57-58页 |
3.4.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第四章 离子对色谱-电化学检测测定透析液中的组胺 | 第63-75页 |
4.1 前言 | 第63-64页 |
4.2 实验 | 第64-65页 |
4.2.1 试剂和溶液 | 第64页 |
4.2.2 微透析步骤 | 第64页 |
4.2.3 探针对于组胺回收率的体外校准 | 第64页 |
4.2.4 探针回收率的体内校准(零净通量法) | 第64-65页 |
4.2.5 仪器 | 第65页 |
4.2.6 衍生步骤 | 第65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65-72页 |
4.3.1 衍生条件的优化 | 第65-67页 |
4.3.2 分离条件的优化 | 第67-69页 |
4.3.3 检测条件的优化 | 第69-70页 |
4.3.4 方法学考察 | 第70-71页 |
4.3.5 微透析探针体外校准测定细胞外液的组胺浓度 | 第71页 |
4.3.6 微透析探针体内校准测定细胞外液的组胺浓度 | 第71-72页 |
4.4 结论 | 第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第五章 HPLC-ECD测定脑内的硫醇和鸟苷类物质 | 第75-84页 |
5.1 前言 | 第75-7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6页 |
5.2.1 仪器与试剂 | 第76页 |
5.2.2 色谱条件 | 第76页 |
5.2.3 标准品和样品处理 | 第76页 |
5.3 结果和讨论 | 第76-81页 |
5.3.1 分离和检测条件的优化 | 第76-78页 |
5.3.2 稳定性考察 | 第78-79页 |
5.3.3 标准曲线的绘制、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第79页 |
5.3.4 回收率 | 第79-80页 |
5.3.5 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 | 第80-81页 |
5.3.6 微透析样品的测定 | 第81页 |
5.4 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第六章 微透析-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测定化妆品中的美白成分 | 第84-99页 |
6.1 前言 | 第84-85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85-86页 |
6.2.1 仪器 | 第85页 |
6.2.2 材料和试剂 | 第85页 |
6.2.3 微透析探针材料 | 第85页 |
6.2.4 样品准备和微透析 | 第85-86页 |
6.2.5 样品测定和应用 | 第86页 |
6.2.6 在线微透析 | 第86页 |
6.2.7 方法验证 | 第86页 |
6.3 结果和讨论 | 第86-95页 |
6.3.1 分离条件的优化 | 第86-88页 |
6.3.2 检测条件的优化 | 第88-89页 |
6.3.3 方法学考察 | 第89-91页 |
6.3.4 应用 | 第91-92页 |
6.3.5 在线微透析 | 第92-95页 |
6.3.6 微透析和其他提取方法的比较 | 第95页 |
6.4 结论 | 第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附录:博士期间(待)发表的文章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