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中CAP的敲除、互补及功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英文缩写表第9-14页
第1章 前言第14-23页
    1.1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研究综述第14-19页
        1.1.1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概述第14-16页
        1.1.2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T.lanuginosus)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第16-19页
    1.2 腺苷酸环化酶结合蛋白研究概述第19-21页
        1.2.1 腺苷酸环化酶结合蛋白(CAP)的发现及其蛋白结构第19-20页
        1.2.2 腺苷酸环化酶结合蛋白(CAP)的功能概述第20-21页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1-23页
第2章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CAP基因的鉴定、克隆及敲除第23-50页
    2.1 实验材料第23-29页
        2.1.1 供试菌株第23页
        2.1.2 主要仪器设备第23-24页
        2.1.3 主要试剂第24-25页
        2.1.4 敲除载体与引物设计第25页
        2.1.5 试验所用培养基第25-28页
        2.1.6 试验所用储备液及配制方法第28-29页
    2.2 研究方法第29-41页
        2.2.1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CAP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9页
        2.2.2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全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9-31页
        2.2.3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总RNA的提取与反转录生成 1st-Strand c DNA第31-32页
        2.2.4 细菌质粒DNA的提取第32-33页
        2.2.5 质粒的酶切与连接第33-34页
        2.2.6 大肠杆菌DH5α热激感受态的制备与遗传转化第34-36页
        2.2.7 根瘤土壤农杆菌AgL-1 热激感受态的制备与转化第36-37页
        2.2.8 CAP敲除载体的构建第37页
        2.2.9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的遗传转化法第37-39页
        2.2.10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突变体的筛选及验证第39页
        2.2.11 菌株营养生长与菌落形态观察第39页
        2.2.12 菌株产孢量统计第39-40页
        2.2.13 菌株孢子萌发形态观察第40页
        2.2.14 CAP参与疏绵状嗜热丝孢菌H2O2的逆境应答第40页
        2.2.15 CAP参与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细胞壁完整性和渗透逆境应答第40-41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41-48页
        2.3.1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CAP基因的获得及序列比对第41页
        2.3.2 稻瘟病菌CAP1基因及疏绵状嗜热丝孢菌CAP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保守结构域的预测与分析第41-42页
        2.3.3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CAP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和进化分析第42-43页
        2.3.4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CAP敲除载体的构建与验证第43-44页
        2.3.5 CAP敲除突变体的检测及获得第44-45页
        2.3.6 CAP基因的缺失影响疏绵状嗜热丝孢菌营养生长第45-46页
        2.3.7 CAP基因的缺失影响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的分生孢子形态建成第46-47页
        2.3.8 CAP基因参与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的逆境应答第47-48页
    2.4 小结第48-50页
第3章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CAP基因的互补及CAP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第50-63页
    3.1 实验材料第50-52页
        3.1.1 供试菌株第50页
        3.1.2 主要仪器设备第50页
        3.1.3 主要试剂第50页
        3.1.4 载体与引物第50-51页
        3.1.5 试验所用培养基第51-52页
        3.1.6 试验所用储备液及配制方法第52页
    3.2 研究方法第52-59页
        3.2.1 稻瘟病菌/十字花科炭疽病菌中CAP互补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2-53页
        3.2.2 稻瘟病菌/十字花科炭疽病菌/疏绵状嗜热丝孢菌全基因组DNA的提取第53页
        3.2.3 稻瘟病菌/十字花科炭疽病菌/疏绵状嗜热丝孢菌总RNA的提取与反转录生成 1st-Strand cDNA第53页
        3.2.4 细菌质粒DNA的提取第53页
        3.2.5 质粒的酶切与连接第53-54页
        3.2.6 大肠杆菌DH5α热激感受态的制备与遗传转化第54页
        3.2.7 土壤根瘤农杆菌AgL-1 热激感受态的制备与遗传转化第54页
        3.2.8 CAP互补载体/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第54-55页
        3.2.9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CAP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预测与分析第55-56页
        3.2.10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CAP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方法第56页
        3.2.11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的遗传转化第56-58页
        3.2.12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CAP互补/定位突变体的筛选与确认第58-59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59-62页
        3.3.1 稻瘟病菌/十字花科炭疽病菌/疏绵状嗜热丝孢菌中CAP基因互补/亚细胞定位序列比对第59-60页
        3.3.2 稻瘟病菌/十字花科炭疽病菌/疏绵状嗜热丝孢菌中CAP的氨基酸序列保守结构域的预测与分析第60-61页
        3.3.3 CAP基因互补/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与验证第61-62页
        3.3.4 CAP互补/亚细胞定位突变体菌株的检测及获得第62页
    3.4 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CAP基因在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生长发育及逆境自我保护中的功能分析第63-81页
    4.1 实验材料第63-64页
        4.1.1 供试菌株第63页
        4.1.2 主要仪器设备第63页
        4.1.3 主要试剂第63页
        4.1.4 引物设计第63页
        4.1.5 试验所用培养基第63-64页
        4.1.6 试验所用储备液及配制方法第64页
    4.2 研究方法第64-68页
        4.2.1 菌株营养生长与不同温度下菌落形态观察第64页
        4.2.2 振荡培养条件下菌株孢子形态观察及菌丝干重的测定第64-65页
        4.2.3 菌株产孢量统计第65页
        4.2.4 菌株孢子萌发数的测定第65页
        4.2.5 菌株H_2O_2敏感性测定及H_2O_2含量测定第65-67页
        4.2.6 菌株疏水性测定第67页
        4.2.7 菌株细胞壁完整性的研究第67-68页
        4.2.8 菌株渗透胁迫敏感性的研究第68页
        4.2.9 外源加入cAMP对菌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第68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8-79页
        4.3.1 CAP的缺失影响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的营养生长第68-70页
        4.3.2 CAP基因并非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维持其嗜热生长所必需的第70-71页
        4.3.3 CAP的缺失影响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的生殖生长第71-72页
        4.3.4 CAP不影响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的孢子萌发活力第72-73页
        4.3.5 CAP缺失影响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的H2O2敏感性第73-74页
        4.3.6 CAP的缺失影响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细胞壁完整性第74-75页
        4.3.7 CAP缺失影响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的细胞渗透压第75-77页
        4.3.8 外源加入cAMP能有效弥补CAP缺失对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第77-79页
    4.4 小结第79-81页
第5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91页
作者简介第91-92页
致谢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下一篇: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