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社会心理、社会行为论文

江苏省公众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研究综述第10-19页
    1.1 幸福感的概述第10-13页
        1.1.1 幸福感的理论第10-11页
        1.1.2 幸福感的定义第11页
        1.1.3 幸福感的研究第11页
        1.1.4 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第11-12页
        1.1.5 幸福感的结构第12-13页
    1.2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界定第13-15页
        1.2.1 主观幸福感的含义第13页
        1.2.2 主观幸福感的理论第13-15页
        1.2.3 主观幸福感维度第15页
    1.3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概况第15-18页
        1.3.1 国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第16-17页
        1.3.2 国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第17-18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页
        1.4.1 研究目的第18页
        1.4.2 研究意义第18页
    1.5 预期结果第18页
    1.6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8-19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19-21页
    2.1 研究对象第19页
    2.2 研究工具第19页
        2.2.1 总体幸福感量表第19页
        2.2.2 心理幸福感量表第19页
        2.2.3 社会幸福感调查问卷第19页
        2.2.4 自行编制的人口学量表第19页
    2.3 研究程序第19-20页
    2.4 数据分析第20-21页
第三章 研究结果第21-36页
    3.1 江苏省主观幸福感的现状研究第21-22页
    3.2 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幸福感的结构模型分析第22-25页
    3.3 江苏省公众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差异(不含大学生)第25-30页
        3.3.1 主观幸福感在地区上的差异第25-26页
        3.3.2 主观幸福感在不同群体上的差异第26页
        3.3.3 主观幸福感在户口上性质上的差异第26-27页
        3.3.4 主观幸福感在收入水平上的差异第27页
        3.3.5 主观幸福感在教育程度上的差异第27-28页
        3.3.6 主观幸福感在宗教信仰上的差异第28页
        3.3.7 主观幸福感在家庭关系上的差异第28-29页
        3.3.8 主观幸福感在对自己未来的预期的差异第29页
        3.3.9 主观幸福感在其他因素上的差异第29-30页
    3.4 江苏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第30-34页
        3.4.1 江苏省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地区上的差异第30-31页
        3.4.2 江苏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的差异第31页
        3.4.3 江苏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上的差异第31页
        3.4.4 江苏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学科上的差异第31-32页
        3.4.5 江苏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户口上的差异第32页
        3.4.6 江苏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第32页
        3.4.7 江苏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家庭关系上的差异第32-33页
        3.4.8 江苏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恋爱情况上的差异第33页
        3.4.9 江苏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对未来预期上的差异第33-34页
        3.4.10 江苏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其他因素上的差异第34页
    3.5 江苏公众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的相关第34-36页
        3.5.1 江苏公众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第34页
        3.5.2 江苏公众主观幸福感与社会幸福感的相关第34-35页
        3.5.3 江苏公众心理幸福感与社会幸福感的相关第35-36页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第36-44页
    4.1 江苏省公众主观幸福感的状况第36页
    4.2 各人口学变量对江苏普通公众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6-38页
        4.2.1 江苏省普通公众地区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6-37页
        4.2.2 江苏省普通公众职业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7页
        4.2.3 江苏省普通公众户口性质上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7页
        4.2.4 江苏省普通公众月收入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7-38页
        4.2.5 江苏省普通公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8页
        4.2.6 江苏省普通公众家庭关系上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8页
        4.2.7 江苏省普通公众未来的预期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8页
        4.2.8 江苏省普通公众其他因素上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8页
    4.3 江苏省大学生群体主观幸福感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38-40页
        4.3.1 江苏省大学生群体不同地区上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8-39页
        4.3.2 江苏省大学生群体不同性别上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9页
        4.3.3 江苏省大学生群体不同学科上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9页
        4.3.4 江苏省大学生群体不同户口、是否独生上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9-40页
        4.3.5 江苏省大学生群体不同家庭关系上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40页
        4.3.6 江苏省大学生群体不同地区上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40页
        4.3.7 江苏省大学生群体其他因素上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40页
    4.4 江苏公众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第40-41页
    4.5 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幸福感的理论模型第41页
    4.6 关于提高江苏省公众幸福感水平及心理健康的建议第41-42页
        4.6.1 政府方面第41-42页
        4.6.2 江苏省公众方面第42页
        4.6.3 社会方面第42页
    4.7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第42-44页
        4.7.1 研究创新第42-43页
        4.7.2 研究不足第43-44页
第五章 结论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第49-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分泌紊乱和女性不孕:Phoenixin-14和雌激素水平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下一篇:虚拟品牌社群互动对消费者品牌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