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原道真应制诗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导论 | 第6-14页 |
第一节 菅原道真应制诗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6-11页 |
一、中国先秦至唐代应制诗研究概况 | 第6-8页 |
二、菅原道真汉诗研究概况 | 第8-9页 |
三、菅原道真应制诗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应制诗在日本的起源和发展 | 第14-34页 |
第一节 日本应制诗的起源和功用 | 第14-23页 |
一、应制诗界定 | 第14-17页 |
二、日本应制诗的起源 | 第17-20页 |
三、日本应制诗的功用 | 第20-23页 |
第二节 菅原道真之前应制诗的发展概况 | 第23-34页 |
一、飞鸟时代与奈良时代的应制诗创作 | 第23-26页 |
二、平安时代前期的应制诗创作 | 第26-34页 |
第二章 菅原道真应制诗的思想内容 | 第34-52页 |
第一节 节令应制诗的思想内容 | 第34-41页 |
一、咏早春应制诗 | 第35-37页 |
二、咏上巳、七夕应制诗 | 第37-39页 |
三、咏重阳应制诗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咏物应制诗的思想内容 | 第41-46页 |
一、咏樱花应制诗 | 第42-43页 |
二、咏梅花应制诗 | 第43-44页 |
三、咏菊花应制诗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咏怀应制诗的思想内容 | 第46-52页 |
一、前期咏怀应制诗 | 第47-48页 |
二、后期咏怀应制诗 | 第48-52页 |
第三章 菅原道真应制诗的艺术成就 | 第52-74页 |
第一节 严谨的格律艺术 | 第52-60页 |
第二节 工整的对仗艺术 | 第60-63页 |
第三节 宏富多变的用典艺术 | 第63-74页 |
一、精巧多变的语典艺术 | 第64-68页 |
二、宏富的事典艺术 | 第68-74页 |
结语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附录 | 第82-92页 |
附录一:《怀风藻》中应制诗50首 | 第82-83页 |
附录二:《凌云集》中应制诗29首 | 第83-84页 |
附录三:《文华秀丽集》中应制诗48首 | 第84-86页 |
附录四:《经国集》中应制诗74首 | 第86-88页 |
附录五:《菅家文草 菅家后集》中应制诗114首 | 第88-92页 |
后记 | 第92-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