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34页 |
1.1 FTE的形成机制 | 第13-14页 |
1.1.1 重联通量管模型 | 第13页 |
1.1.2 多X线重联模型 | 第13-14页 |
1.1.3 单X线重联模型 | 第14页 |
1.2 FTE的产生位置 | 第14-16页 |
1.3 FTE的运动模型 | 第16-22页 |
1.3.1 Cowley和Owen (1989)模型 | 第16-17页 |
1.3.2 Cooling et al. (2001)模型 | 第17-20页 |
1.3.3 Sibeck和Lin (2010, 2011)模型 | 第20-22页 |
1.4 确定FTE轴向的方法 | 第22-32页 |
1.4.1 磁场最小方差分析法 | 第22-23页 |
1.4.2 基于法拉第定律的方法 | 第23-24页 |
1.4.3 Cluster多点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1.4.4 遥测分析 | 第25-27页 |
1.4.5 Grad-Shafranov方法 | 第27-30页 |
1.4.6 通量管模型拟合方法 | 第30-31页 |
1.4.7 基于圆柱对称的方法 | 第31-32页 |
1.5 本章小结及论文研究内容介绍 | 第32-34页 |
第二章 基于左右对称性的FTE轴向多点分析方法 | 第34-54页 |
2.1 假设 | 第34-35页 |
2.2 分析 | 第35-36页 |
2.3 步骤 | 第36-37页 |
2.4 模型测试 | 第37-39页 |
2.5 实际应用 | 第39-49页 |
2.5.1 FTE1 | 第40-42页 |
2.5.2 FTE2 | 第42-43页 |
2.5.3 FTE3 | 第43-45页 |
2.5.4 FTE4 | 第45-46页 |
2.5.5 FTE5 | 第46-49页 |
2.6 本章讨论及总结 | 第49-52页 |
本章附录:改进的MBACS | 第52-54页 |
第三章 FTE的经验重构法 | 第54-74页 |
3.1 经验重构法 | 第54-55页 |
3.2 THEMIS事件:2007 年5月 20 日 | 第55-65页 |
3.2.1 卫星观测 | 第55-57页 |
3.2.2 FTE运动速度 | 第57-58页 |
3.2.3 FTE轴向 | 第58-61页 |
3.2.4 经验重构 | 第61-65页 |
3.3 Cluster事件:2003 年1月 10 日 | 第65-72页 |
3.3.1 卫星观测 | 第65-67页 |
3.3.2 FTE运动速度 | 第67页 |
3.3.3 FTE轴向 | 第67-70页 |
3.3.4 经验重构 | 第70-72页 |
3.4 本章讨论和总结 | 第72-74页 |
第四章 FTE轴向的统计分析 | 第74-84页 |
4.1 事件集和方法 | 第74-77页 |
4.2 FTE轴向的整体空间分布 | 第77-78页 |
4.3 昏侧低纬FTE的来源 | 第78-81页 |
4.4 FTE的运动速度 | 第81-82页 |
4.5 本章总结和讨论 | 第82-84页 |
第五章 2002年 11 月14日的Cluster事件分析 | 第84-97页 |
5.1 卫星轨道和观测 | 第84-86页 |
5.2 太阳风条件 | 第86-87页 |
5.3 轴向的转变 | 第87-91页 |
5.4 磁场表现 | 第91-92页 |
5.5 GS重构 | 第92-94页 |
5.6 本章总结和讨论 | 第94-97页 |
第六章 2002年11月28日的Cluster事件分析 | 第97-109页 |
6.1 卫星轨道和观测 | 第97-98页 |
6.2 太阳风条件 | 第98-99页 |
6.3 轴向和运动速度 | 第99-101页 |
6.4 与FTE运动模型的比较 | 第101-103页 |
6.5 磁场表现 | 第103-104页 |
6.6 等离子体表现 | 第104-106页 |
6.7 本章总结和讨论 | 第106-10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9-116页 |
7.1 主要内容和结论 | 第109-114页 |
7.1.1 FTE是什么? | 第110-112页 |
7.1.2 FTE怎样形成? | 第112-113页 |
7.1.3 FTE来自何处? | 第113-114页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
发表文章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