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论文--水质监测论文

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气浮浮选富集测定环境水样中重金属镉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1.1 重金属离子镉的分析研究进展第12-15页
        1.1.1 重金属镉的性质、来源分布与归趋第12页
        1.1.2 重金属镉带来的用途与潜在风险第12-13页
        1.1.3 重金属镉的检测分析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 离子液体的应用研究进展第15-19页
        1.2.1 离子液体的定义第15-16页
        1.2.2 离子液体用于分离萃取的分类第16页
        1.2.3 离子液体在环境分析领域中的应用第16-19页
    1.3 双水相萃取富集/测定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1.3.1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原理及优点第19-20页
        1.3.2 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技术第20-21页
    1.4 溶剂浮选分离/富集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第21-22页
        1.4.1 溶剂浮选机理第21页
        1.4.2 溶剂浮选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第21-22页
    1.5 响应面分析法的设计研究进展第22-24页
        1.5.1 响应曲面分析法的定义及优点第22-23页
        1.5.2 响应曲面分析法的设计分类第23-24页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4-26页
        1.6.1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第24页
        1.6.2 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2章 离子液体[bmim]BF_4的合成与提纯第26-31页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7页
        2.1.1 实验仪器第27页
        2.1.2 实验试剂第27页
    2.2 实验步骤第27-28页
        2.2.1 离子液体中间体[bmim]Br的合成第27-28页
        2.2.2 [bmim]BF_4的合成与提纯第2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8-30页
        2.3.1 产物[bmim]BF_4的吸收光谱第28-29页
        2.3.2 二氯甲烷用量对产物[bmim]BF_4收率的影响第29-30页
        2.3.3 H_2O的用量对产物[bmim]BF_4收率的影响第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游离态Cd(Ⅱ)与捕集剂之间最佳反应条件研究第31-41页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1-32页
        3.1.1 实验仪器第31-32页
        3.1.2 实验试剂第32页
        3.1.3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32页
    3.2 实验方法第3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2-38页
        3.3.1 各物质吸收光谱第33-34页
        3.3.2 最佳酸度的测定第34页
        3.3.3 确定KI最佳用量第34-35页
        3.3.4 确定罗丹明B最佳用量第35-36页
        3.3.5 确定最佳反应时间第36-37页
        3.3.6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7-38页
    3.4 响应曲面法优化单因素试验第38-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离子液体[bmim]BF_4二元双水相萃取测定工业废水中金属Cd(Ⅱ)第41-50页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1-42页
        4.1.1 实验仪器第41-42页
        4.1.2 实验试剂第42页
        4.1.3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42页
    4.2 实验方法第42-4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3-48页
        4.3.1 分相盐的比较选择第43-44页
        4.3.2 萃取溶剂的选择第44-45页
        4.3.3 温度对双水相萃取的影响第45-46页
        4.3.4 酸度对双水相萃取结果的影响第46-47页
        4.3.5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7-48页
    4.4 样品测定第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5章 离子液体[bmim]BF_4二元双水相气浮浮选富集/分离环境水样中的重金属Cd(Ⅱ)第50-59页
    5.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1-52页
        5.1.1 实验仪器第51页
        5.1.2 实验试剂第51页
        5.1.3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51-52页
    5.2 实验步骤第5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2-57页
        5.3.1 吸收光谱第52-53页
        5.3.2 溶液酸度对浮选结果的影响第53-54页
        5.3.3 浮选时间对结果的影响第54-55页
        5.3.4 浮选最佳气体流速的确定第55-56页
        5.3.5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56页
        5.3.6 共存物质的影响第56页
        5.3.7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56-57页
    5.4 样品测定第57页
    5.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6.1 本研究的结论第59-60页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幼儿园教师关于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观念研究
下一篇:教康结合理念下特校教师素质结构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