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1.2 膜分离技术的概述 | 第10-12页 |
| 1.2.1 膜分离技术简介 | 第10-11页 |
| 1.2.2 膜分离技术的分类 | 第11-12页 |
| 1.2.3 膜分离技术的国内外发展 | 第12页 |
| 1.3 膜污染研究 | 第12-16页 |
| 1.3.1 膜污染原理 | 第13-14页 |
| 1.3.2 膜的结构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14-15页 |
| 1.3.3 膜污染物质的种类 | 第15-16页 |
| 1.4 超滤膜的抗污染研究 | 第16-18页 |
| 1.4.1 超滤膜的亲水改性研究 | 第16-17页 |
| 1.4.2 膜的抗菌性能研究 | 第17-18页 |
| 1.5 课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1.5.1 课题的提出 | 第18-19页 |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2 Cu/PES杂化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第20-31页 |
| 2.1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 2.2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 2.3 Cu/PES杂化超滤膜的制备 | 第21页 |
| 2.3.1 Cu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21页 |
| 2.3.2 Cu/PES杂化超滤膜的制备 | 第21页 |
| 2.4 纳米铜(Cu)的表征 | 第21-22页 |
| 2.4.1 纳米粒子XRD表征 | 第21页 |
| 2.4.2 铜(Cu)粒子的粒径分析 | 第21-22页 |
| 2.5 Cu/PES杂化超滤膜的性能表征 | 第22-24页 |
| 2.5.1 铸膜液粘度表征 | 第22页 |
| 2.5.2 膜的超临界干燥 | 第22页 |
| 2.5.3 膜断面结构表征 | 第22页 |
| 2.5.4 膜的纯水通量测定 | 第22-23页 |
| 2.5.5 铜(Cu)粒子流失率的测定 | 第23-24页 |
| 2.6 结果与讨论 | 第24-30页 |
| 2.6.1 纳米铜(Cu)的XRD表征 | 第25页 |
| 2.6.2 纳米铜(Cu)的粒径分析 | 第25页 |
| 2.6.3 铸膜液粘度分析 | 第25-26页 |
| 2.6.4 Cu/PES杂化超滤膜的纯水通量分析 | 第26-27页 |
| 2.6.5 Cu/PES杂化超滤膜的形态分析 | 第27-28页 |
| 2.6.6 Cu/PES杂化超滤膜Cu的流失率分析 | 第28-30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3 Cu/SPAES/PES杂化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第31-44页 |
| 3.1 引言 | 第31页 |
| 3.2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 3.3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 3.4 Cu/SPAES/PES杂化超滤膜的制备 | 第32-33页 |
| 3.4.1 磺化聚芳醚砜(SPAES)的合成 | 第32-33页 |
| 3.4.2 Cu/SPAES/PES杂化超滤膜的制备 | 第33页 |
| 3.5 Cu/SPAES/PES超滤膜的性能表征 | 第33-35页 |
| 3.5.1 铸膜液粘度表征 | 第33页 |
| 3.5.2 膜的超临界干燥 | 第33页 |
| 3.5.3 膜的接触角表征 | 第33-34页 |
| 3.5.4 膜的形态表征 | 第34页 |
| 3.5.5 膜的纯水通量和截留率的测定 | 第34页 |
| 3.5.6 膜的热重分析 | 第34-35页 |
| 3.5.7 膜的孔径分析 | 第35页 |
| 3.5.8 铜(Cu)流失率的测定 | 第35页 |
| 3.6 结果与讨论 | 第35-43页 |
| 3.6.1 铸膜液粘度分析 | 第35-37页 |
| 3.6.2 Cu/SPAES/PES杂化超滤膜表面接触角分析 | 第37页 |
| 3.6.3 Cu/SPAES/PES杂化超滤膜的孔径分析 | 第37-38页 |
| 3.6.4 Cu/SPAES/PES杂化超滤膜的纯水通量和BSA截留率的分析 | 第38-39页 |
| 3.6.5 Cu/SPAES/PES杂化超滤膜的形态分析 | 第39-41页 |
| 3.6.6 膜的热重分析 | 第41-42页 |
| 3.6.7 Cu/SPAES/PES杂化超滤膜的Cu的流失率的分析 | 第42-43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4 Cu/SPAES/PES杂化超滤膜的抗污染和抗菌性能研究 | 第44-51页 |
| 4.1 实验仪器 | 第44页 |
| 4.2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 4.3 膜抗污染性能表征 | 第44页 |
| 4.4 膜的抗菌性能表征 | 第44-45页 |
| 4.4.1 抑菌圈测试法 | 第45页 |
| 4.4.2 抑菌率测试法 | 第45页 |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45-50页 |
| 4.5.1 Cu/SPAES/PES杂化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分析 | 第45-48页 |
| 4.5.2 Cu/SPAES/PES杂化超滤膜的抗菌性能分析 | 第48-50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 5.1 结论 | 第51页 |
| 5.2 展望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 附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