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构学论文

2PRC-PRS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系统开发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概述第11-12页
    1.2 少自由度并联机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3自由度并联机构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3自由度并联机构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并联机构控制系统的发展第15-18页
        1.3.1 运动控制器的发展第16-17页
        1.3.2 工业现场总线技术第17-18页
    1.4 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8-20页
        1.4.1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8-19页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2PRC-PRS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第20-33页
    2.1 概述第20页
    2.2 2PRC-PRS并联机构位置分析第20-25页
        2.2.1 参考系坐标系的建立第21页
        2.2.2 2PRC-PRS并联机构的位置反解第21-25页
    2.3 2PRC-PRS并联机构速度分析第25-27页
    2.4 2PRC-PRS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第27-32页
        2.4.1 机构约束条件第27-29页
        2.4.2 工作空间搜索第29-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2PRC-PRS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第33-44页
    3.1 概述第33页
    3.2 动力学建模第33-43页
        3.2.1 动力学建模基础第33-34页
        3.2.2 动平台的动力学模型第34-37页
        3.2.3 驱动分支的动力学模型第37-40页
        3.2.4 并联机构的动力学综合第40-43页
    3.3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2PRC-PRS并联机构仿真分析第44-56页
    4.1 概述第44-45页
    4.2 2PRC-PRS虚拟样机建模第45-46页
    4.3 运动学仿真分析第46-50页
        4.3.1 位置反解仿真验证第47-48页
        4.3.2 速度仿真验证第48-50页
    4.4 动力学仿真分析第50-55页
        4.4.1 简单动力学仿真第50-53页
        4.4.2 复杂动力学仿真第53-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2PRC-PRS并联平台控制系统开发第56-69页
    5.1 概述第56页
    5.2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第56-60页
        5.2.1 主控部分第56-58页
        5.2.2 伺服驱动部分第58-59页
        5.2.3 网络总线部分第59-60页
    5.3 控制系统软件环境第60-63页
    5.4 控制系统功能设计第63-68页
        5.4.1 模块功能概述第63-64页
        5.4.2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第64-66页
        5.4.3 I/O监控模块设计第66-67页
        5.4.6 校准回零模块设计第67页
        5.4.5 运动控制模块设计第67-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稳定性快速瞬态响应片上集成LDO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水热法制备铁酸铋粉体的光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