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性快速瞬态响应片上集成LDO的研究与设计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2 片上集成LDO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 第2章 LDO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 第16-22页 |
| 2.1 LDO的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 2.2 LDO的性能指标 | 第17-21页 |
| 2.2.1 压差 | 第17-18页 |
| 2.2.2 静态电流 | 第18页 |
| 2.2.3 效率 | 第18页 |
| 2.2.4 负载瞬态响应 | 第18-19页 |
| 2.2.5 负载调整率 | 第19-20页 |
| 2.2.6 线性调整率 | 第20页 |
| 2.2.7 电源抑制比 | 第20页 |
| 2.2.8 精度 | 第20-21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片上集成LDO稳定性和瞬态响应分析 | 第22-35页 |
| 3.1 负反馈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22-24页 |
| 3.2 片上集成LDO稳定性分析 | 第24-30页 |
| 3.2.1 三级放大的LDO频率特性分析 | 第25-26页 |
| 3.2.2 本文所用补偿方法原理分析 | 第26-30页 |
| 3.3 瞬态响应特性分析 | 第30-34页 |
| 3.3.1 动态偏置电流方式 | 第31-32页 |
| 3.3.2 调整管栅极驱动方式 | 第32-33页 |
| 3.3.3 本文采用的瞬态响应增强方法 | 第33-34页 |
| 3.4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4章 基于增强型AB跟随器的片上集成LDO设计 | 第35-50页 |
| 4.1 电路设计与工作原理 | 第35-43页 |
| 4.1.1 误差放大级电路设计 | 第36-37页 |
| 4.1.2 增强型AB跟随器电路 | 第37-39页 |
| 4.1.3 瞬态增强电路 | 第39-40页 |
| 4.1.4 调整管设计 | 第40-41页 |
| 4.1.5 稳定性分析 | 第41-43页 |
| 4.2 电路仿真验证与分析 | 第43-49页 |
| 4.2.1 交流稳定性仿真验证 | 第43-45页 |
| 4.2.2 负载瞬态响应仿真验证 | 第45-46页 |
| 4.2.3 其他指标仿真验证 | 第46-49页 |
| 4.3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基于推挽级的片上集成LDO设计 | 第50-65页 |
| 5.1 电路设计与工作原理 | 第50-57页 |
| 5.1.1 推挽级电路设计 | 第51-54页 |
| 5.1.2 瞬态增强电路 | 第54-55页 |
| 5.1.3 调整管设计 | 第55页 |
| 5.1.4 稳定性分析 | 第55-57页 |
| 5.2 电路仿真验证与分析 | 第57-63页 |
| 5.2.1 交流稳定性仿真验证 | 第57-59页 |
| 5.2.2 负载瞬态响应仿真验证 | 第59-60页 |
| 5.2.3 其他指标仿真验证 | 第60-63页 |
| 5.3 小结 | 第63-65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