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8-30页 |
第一章 黑蜂王台病研究进展 | 第8-17页 |
1.1 病原学 | 第8-9页 |
1.2 流行病学 | 第9-11页 |
1.3 临床症状和致病过程 | 第11-12页 |
1.4 检测方法 | 第12-16页 |
1.5 BQCV的防控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蜜蜂囊状幼虫病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2.1 病原学 | 第17页 |
2.2 流行病学 | 第17-18页 |
2.3 临床症状和致病过程 | 第18页 |
2.4 诊断方法 | 第18-20页 |
2.5 SBV的防控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 第22-30页 |
3.1 LAMP扩增原理 | 第22-23页 |
3.2 LAMP引物设计 | 第23页 |
3.3 LAMP反应过程 | 第23-26页 |
3.4 LAMP主要特征 | 第26-27页 |
3.5 LAMP发展与应用 | 第27-30页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30-73页 |
第一章 BQCV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0-51页 |
1.1 材料 | 第30-31页 |
1.2 方法 | 第31-36页 |
1.3 结果 | 第36-49页 |
1.4 讨论 | 第49-50页 |
1.5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二章 SBV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51-68页 |
2.1 材料 | 第51页 |
2.2 方法 | 第51-54页 |
2.3 结果 | 第54-66页 |
2.4 讨论 | 第66-67页 |
2.5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三章 BQCV和SBV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的初步应用 | 第68-73页 |
3.1 材料 | 第68-69页 |
3.2 方法 | 第69-70页 |
3.3 结果 | 第70-71页 |
3.4 讨论 | 第71-72页 |
3.5 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