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论文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K会计师事务所培训体系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1-12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页
    1.4 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第16-2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21页
        2.1.1 胜任力第16-17页
        2.1.2 胜任力模型第17-20页
        2.1.3 培训的含义和意义第20页
        2.1.4 培训体系第20-21页
    2.2 培训相关理论第21-23页
        2.2.1 强化理论第21页
        2.2.2 目标设定理论第21-22页
        2.2.3 社会学习理论第22页
        2.2.4 期望理论第22页
        2.2.5 学习型组织理论第22-23页
    2.3 培训体系相关理论第23-26页
        2.3.1 培训体系的类型第23页
        2.3.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体系第23-24页
        2.3.3 与传统培训体系的比较第24-26页
第3章 K会计师事务所培训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第26-39页
    3.1 K会计师事务所概况第26-29页
        3.1.1 K会计师事务所简介第26页
        3.1.2 K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现状第26-29页
    3.2 员工培训现状分析第29-37页
        3.2.1 员工培训流程第29-30页
        3.2.2 员工培训实施现状第30-32页
        3.2.3 员工培训现状问卷调查第32-37页
    3.3 存在问题分析第37-39页
第4章 K会计师事务所培训体系构建第39-53页
    4.1 K会计师事务所员工胜任力模型构建第39-41页
        4.1.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的要求第39页
        4.1.2 K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事件访谈调查第39-40页
        4.1.3 K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结果第40-41页
    4.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需求分析第41-42页
        4.2.1 基于胜任力模型寻找差距第41-42页
        4.2.2 分析差距原因第42页
        4.2.3 确定解决方案第42页
    4.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体系设计第42-53页
        4.3.1 设定培训目标第42-48页
        4.3.2 具体培训课程及内容第48-50页
        4.3.3 培训讲师体系第50-51页
        4.3.4 培训体系设计图第51-53页
第5章 K会计师事务所培训体系的实施、评估及建议第53-59页
    5.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实施体系第53-55页
        5.1.1 组织保障第53-54页
        5.1.2 经费保障第54-55页
        5.1.3 激励保障第55页
    5.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效果评估第55-56页
        5.2.1 培训课程评估第56页
        5.2.2 受训者成绩评估第56页
        5.2.3 组织绩效评估第56页
    5.3 对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体系的建议第56-59页
        5.3.1 提高合伙人对培训的重视及投入第57页
        5.3.2 针对培训体系结合绩效管理的建议第57-58页
        5.3.3 针对培训体系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第58页
        5.3.4 针对培训体系结合继任规划管理的建议第58-5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0页
    6.1 研究结论第59页
    6.2 研究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A 员工培训现状调查问卷第63-65页
附录B 注册会计师访谈协议第65-66页
附录C 注册会计师访谈纲要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 Practice Report on Interpreting Chinese Cultural-loaded Expressions:A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Perspective
下一篇:Learning Motivation of Mistud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Interpreting Teaching an Investigation in Xi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