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1.1.1 适应全球多元化时代的需要 | 第9页 |
1.1.2 小学英语节日文化教学中的问题 | 第9-11页 |
1.1.3 多元识读教学法与英语文化体验教学结合的必要性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3.1 理论价值 | 第13页 |
1.3.2 应用价值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2.1.1 文化体验 | 第15页 |
2.1.2 多元识读能力的定义 | 第15-17页 |
2.1.3 节日文化的定义 | 第17页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6页 |
2.2.1 文化体验的研究 | 第17-18页 |
2.2.2 多元识读能力的研究 | 第18-20页 |
2.2.3 多元识读实践框架构建 | 第20-22页 |
2.2.4 多元识读的教学模型 | 第22-26页 |
3 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3.1 社会符号学 | 第26页 |
3.2 社会文化理论 | 第26-27页 |
3.3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 第27页 |
3.4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7-29页 |
4 研究设计 | 第29-34页 |
4.1 研究问题 | 第29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4.2.1 课堂观察法 | 第29页 |
4.2.2 深度访谈法 | 第29页 |
4.2.3 行动研究法 | 第29-30页 |
4.2.4 问卷调查法 | 第30页 |
4.3 研究对象 | 第30页 |
4.4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第30-31页 |
4.5 研究步骤 | 第31-32页 |
4.6 小学英语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模式 | 第32-34页 |
4.6.1 学生识别性识读 | 第32页 |
4.6.2 教师导向性识读 | 第32页 |
4.6.3 学生生成性识读 | 第32-33页 |
4.6.4 课外多样性识读 | 第33-34页 |
5 行动研究的实施 | 第34-65页 |
5.1 总体行动方案 | 第34页 |
5.2 第一轮行动研究 | 第34-40页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 | 第40-50页 |
5.4 第三轮行动研究 | 第50-56页 |
5.5 多元识读研究成效分析 | 第56-65页 |
6 研究结语 | 第65-6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6.2 研究建议 | 第66-67页 |
6.3 研究局限性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一:课堂观察量表 | 第73-74页 |
附件二:访谈提纲 | 第74-75页 |
附录三:多元识读视角下节日文化学习的调查问卷 | 第75-77页 |
附录四:学生作品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