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30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0-12页 |
1.2.1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第10-12页 |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1.3.1 层状结构的LiMO_2 | 第14-16页 |
1.3.2 尖晶石结构的LiMn_2O_4 | 第16-18页 |
1.3.3 橄榄石结构的LiFePO_4 | 第18-20页 |
1.3.4 富锂层状正极材料xLi_2MnO_3~·(1-x)LiMO_2 | 第20-21页 |
1.4 镍钴锰三元层状正极材LiNi_xCo_yMn_zO_2 | 第21-28页 |
1.4.1 镍钴锰三元层状正极材LiNi_xCo_yMn_zO_2的晶体结构以及工作机理 | 第21-24页 |
1.4.2 层状正极材料LiNi_xCo_yMn_zO_2的合成方法 | 第24-25页 |
1.4.3 层状正极材料LiNi_xCo_yMn_zO_2的改性研究 | 第25-28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2章 实验设备及表征方法 | 第30-35页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30-31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31页 |
2.2 材料表征方法 | 第31-33页 |
2.2.1 粉末X射线衍射(XRD) | 第31-32页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2页 |
2.2.3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S) | 第32-33页 |
2.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3-35页 |
2.3.1 扣式电池的制备 | 第33-34页 |
2.3.2 扣式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 第34-35页 |
第3章 共沉淀法层状正极材料LiNi_(0.6)Co_(0.2)Mn_(0.2)O_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5-45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共沉淀法制备LiNi_(0.6)Co_(0.2)Mn_(0.2)O_2材料 | 第36-44页 |
3.2.1 过锂量对LiNi_(0.6)Co_(0.2)Mn_(0.2)O_2材料的性能的影响 | 第37-40页 |
3.2.2 陈化时间对LiNi_(0.6)Co_(0.2)Mn_(0.2)O_2材料的性能的影响 | 第40-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尿素均相沉淀法制备LiNi_(0.6)Co_(0.2)Mn_(0.2)O_2 | 第45-60页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4.2 尿素均相沉淀法制备LiNi_(0.6)Co_(0.2)Mn_(0.2)O_2材料 | 第46-58页 |
4.2.1 尿素均相沉淀法制备LiNi_(0.6)Co_(0.2)Mn_(0.2)O_2的影响因素 | 第46-50页 |
4.2.2 尿素均相共沉淀法的进一步改性 | 第50-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模版法三元材料LiNi_(0.6)Co_(0.2)Mn_(0.2)O_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60-72页 |
5.1 引言 | 第60-61页 |
5.2 模版法制备LiNi_(0.6)Co_(0.2)Mn_(0.2)O_2材料 | 第61-71页 |
5.2.1 模版法制备LiNi_(0.6)Co_(0.2)Mn_(0.2)O_2材料时模版的影响因素 | 第61-67页 |
5.2.2 花状NiO模版制备LiNi_(0.6)Co_(0.2)Mn_(0.2)O_2材料的探究 | 第67-68页 |
5.2.3 球状NiO模版制备LiNi_(0.6)Co_(0.2)Mn_(0.2)O_2材料的探究 | 第68-7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