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3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现有文献综述 | 第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四、主要观点、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中立帮助行为基本问题概述 | 第13-20页 |
第一节 中立帮助行为争议问题肇端 | 第13-16页 |
一、中立帮助行为的理论争议 | 第13-14页 |
二、中立帮助行为的实务争议 | 第14-16页 |
第二节 中立帮助行为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16-18页 |
一、中立帮助行为的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二、中立帮助行为的特征 | 第17-18页 |
第三节 中立帮助行为的基本类型 | 第18-20页 |
一、日常生活行为中的中立帮助行为 | 第18-19页 |
二、商品销售行为中的中立帮助行为 | 第19页 |
三、提供服务行为中的中立帮助行为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中立帮助行为的责任认定——客观归责理论的引入 | 第20-46页 |
第一节 中立帮助行为责任认定评析 | 第20-28页 |
一、中立帮助行为的全面处罚说与评析 | 第20-21页 |
二、中立帮助行为的限制处罚说与评析 | 第21-28页 |
第二节 中立帮助行为的归责标准 | 第28-39页 |
一、中立帮助行为与客观归责 | 第28-31页 |
二、中立帮助行为的具体归责标准 | 第31-39页 |
第三节 中立帮助行为排除归责的事由——未制造法不允许的风险 | 第39-46页 |
一、允许性风险的基本分类 | 第39-41页 |
二、在允许性风险中排除中立帮助行为归责的标准 | 第41-46页 |
第三章 中立帮助行为责任认定的具体展开 | 第46-61页 |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中立帮助行为 | 第46-49页 |
一、非契约型日常生活行为 | 第46-48页 |
二、契约型日常生活行为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商品销售行为中的中立帮助行为 | 第49-52页 |
一、法禁物销售行为中的中立帮助行为 | 第49-50页 |
二、日常使用的危险物销售行为中的中立帮助行为 | 第50-51页 |
三、日常的使用物销售行为中的中立帮助行为 | 第51-52页 |
第三节 提供服务行为中的中立帮助行为 | 第52-61页 |
一、运输服务行为中的中立帮助行为 | 第52-54页 |
二、印刷服务行为中的中立帮助行为 | 第54-55页 |
三、广告服务行为中的中立帮助行为 | 第55页 |
四、金融服务行为中的中立帮助行为 | 第55-57页 |
五、网络服务行为中的中立帮助行为 | 第57-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后记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