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论文--煤化学基础理论论文--煤的热解与转化论文

神东煤直接液化残渣与煤共热解相互作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符号说明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4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煤热解第12-15页
        1.2.1 煤热解过程第12-13页
        1.2.2 煤热解影响因素第13-15页
            1.2.2.1 煤样性质第13-14页
            1.2.2.2 热解工艺条件第14-15页
    1.3 提高煤低温热解焦油收率及品质的方法第15-18页
        1.3.1 预处理第15-16页
        1.3.2 热解气氛第16页
        1.3.3 添加催化剂第16-17页
        1.3.4 与其它富氢组分共热解第17-18页
    1.4 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性质及应用第18-22页
        1.4.1 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性质第18-19页
        1.4.2 煤直接液化残渣的应用第19-22页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4-31页
    2.1 实验原料、试剂、仪器第24-25页
        2.1.1 实验原料第24页
        2.1.2 实验试剂第24页
        2.1.3 实验仪器第24-25页
    2.2 固定床热解实验第25-28页
        2.2.1 样品的预处理第25-26页
        2.2.2 固定床热解实验第26-28页
        2.2.3 热解产物产率计算第28页
        2.2.4 共热解相互作用的表示第28页
    2.3 热解产物分析第28-31页
        2.3.1 液体产物表征第28-29页
        2.3.2 固体产物表征第29-31页
第三章 神东煤与液化残渣共热解相互作用研究第31-41页
    3.1 热解产物及碳/氢/氧元素分布第31-32页
    3.2 热解产物分析第32-40页
        3.2.1 热解气体分析第32页
        3.2.2 半焦FT-IR表征第32-33页
        3.2.3 热解焦油分析第33-40页
            3.2.3.1 热重模拟蒸馏第33-35页
            3.2.3.2 核磁共振(NMR)第35-37页
            3.2.3.3 气质联用(GC-MS)第37-40页
    3.3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神东煤与液化残渣不同方式下共热解研究第41-52页
    4.1 热解温度的确定第41-42页
        4.1.1 温度对热解产物分布影响第41-42页
        4.1.2 温度对气体组成的影响第42页
    4.2 神东煤与液化残渣不同方式共热解相互作用研究第42-44页
        4.2.1 热解结果对比第42-43页
        4.2.2 样品热解特性分析第43-44页
        4.2.3 热解半焦产率第44页
    4.3 液化残渣萃取组分与神东煤共热解第44-46页
    4.4 模型化合物在共热解过程中供氢作用的验证第46-50页
        4.4.1 重质油的GC-MS定性分析第46-48页
        4.4.2 模型化合物代替残渣部分组分与神东煤共热解第48-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神东煤与其直接液化残渣共热解半焦特性的研究第52-58页
    5.1 热解半焦二氧化碳气化反应性的考察第52-53页
    5.2 热解半焦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第53-57页
        5.2.1 灰熔融特性第53-55页
        5.2.2 半焦碳微晶结构表征第55-56页
        5.2.3 半焦孔结构分析第56-57页
    5.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总结第58-60页
    6.1 结论第58-59页
    6.2 不足与建议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致谢第67-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快乐汉语》和《跟我学汉语》的比较分析--以格鲁吉亚汉语教学为立足
下一篇:对格鲁吉亚初级汉语语音教学分析--以格鲁吉亚孔子课堂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