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1 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第11-12页 |
1.1.2 教材质量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 | 第12页 |
1.1.3 教材评价在我国研究中的现状 | 第12-13页 |
1.2 研究价值 | 第13-15页 |
1.2.1 理论价值 | 第13页 |
1.2.2 应用价值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2.1.1 教材 | 第15页 |
2.1.2 化学教材 | 第15-16页 |
2.1.3 评价与教材评价 | 第16页 |
2.1.4 评价指标 | 第16-17页 |
2.1.5 权重 | 第17页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7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2.2.2.1 关于基础教育教材评价的研究 | 第21-24页 |
2.2.2.2 关于化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2.2.3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7-31页 |
3.1 研究思路 | 第27页 |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确定 | 第27-31页 |
3.2.1 指标体系初建阶段 | 第28页 |
3.2.2 指标筛选阶段 | 第28页 |
3.2.3 权重划分阶段 | 第28-29页 |
3.2.4 评价实施阶段 | 第29-31页 |
4 理论研究 | 第31-45页 |
4.1 教材的理论研究 | 第31-41页 |
4.1.1 哲学的视角 | 第31-34页 |
4.1.1.1 理性主义的教材观 | 第31-32页 |
4.1.1.2 经验自然主义的教材观 | 第32-33页 |
4.1.1.3 建构主义哲学思想下的教材观 | 第33-34页 |
4.1.1.4 体验主义视角下的教材观 | 第34页 |
4.1.2 心理学的视角 | 第34-38页 |
4.1.2.1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与教材构建 | 第35-36页 |
4.1.2.2 认知学习理论与教材构建 | 第36-37页 |
4.1.2.3 情境认知理论与教材构建 | 第37-38页 |
4.1.2.4 情感教学理论与教材构建 | 第38页 |
4.1.3 教育学的视角 | 第38-41页 |
4.1.3.1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 第39-40页 |
4.1.3.2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 | 第40页 |
4.1.3.3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 | 第40-41页 |
4.2 基于教材理论研究的教材评价借鉴 | 第41-45页 |
4.2.1 化学教材的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 | 第42-43页 |
4.2.2 化学教材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 | 第43-45页 |
5 三维视角下中学化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第45-69页 |
5.1 化学教材评价的指导思想 | 第45页 |
5.2 化学教材评价的基本原则 | 第45-46页 |
5.2.1 整体性原则 | 第45页 |
5.2.2 客观性原则 | 第45页 |
5.2.3 科学性原则 | 第45页 |
5.2.4 可行性原则 | 第45-46页 |
5.3 三维视角下中学化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第46-69页 |
5.3.1 一级指标的由来与确定 | 第46-48页 |
5.3.2 二级指标的确定与内涵分析 | 第48-67页 |
5.3.2.1 教育性 | 第48-58页 |
5.3.2.2 科学性 | 第58-61页 |
5.3.2.3 心理性 | 第61-67页 |
5.3.3 中学化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第67-69页 |
6 中学化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完善 | 第69-79页 |
6.1 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69-73页 |
6.1.1 研究方法 | 第69页 |
6.1.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69页 |
6.1.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69-73页 |
6.1.3.1 指标体系的层级结构意见数据统计分析 | 第69-71页 |
6.1.3.2 指标体系的层级结构意见的修改 | 第71-72页 |
6.1.3.3 评价标准的修改 | 第72-73页 |
6.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73-77页 |
6.2.1 研究方法 | 第73-74页 |
6.2.2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74-75页 |
6.2.3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75页 |
6.2.4 三级指标的权重的确定 | 第75-77页 |
6.3 中学化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77-79页 |
7 中学化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 | 第79-85页 |
7.1 评价人员的确定 | 第79页 |
7.2 评价对象的确定 | 第79页 |
7.3 评价的具体实施 | 第79-85页 |
7.3.1 评价实施前的准备 | 第79-82页 |
7.3.2 评价结果的反馈 | 第82-85页 |
8 结语 | 第85-89页 |
8.1 研究发现 | 第85-87页 |
8.1.1 关于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 第85-86页 |
8.1.2 关于中学化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 | 第86-87页 |
8.2 研究建议 | 第87-89页 |
8.2.1 对教材实施有效评价的建议 | 第87页 |
8.2.2 对于化学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附录 | 第93-105页 |
附录1 中学化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构建研究(第一次问卷) | 第93-99页 |
附录2 中学化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构建研究(第二次问卷) | 第99-103页 |
附录3 中学化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107页 |
科研获奖情况 | 第107页 |
参与课题 | 第107页 |
参与编写 | 第107页 |
获得奖项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