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2页 |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二)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核心概念 | 第12-13页 |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和具体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一、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一)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二) 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19-20页 |
二、自主学习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三、课题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 第21-22页 |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2页 |
(三) 社会认知理论 | 第22-23页 |
四、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3-24页 |
五、本课题自主学习策略理论的选择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农村初中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现状 | 第25-39页 |
一、农村初中的独特性 | 第25-28页 |
(一) 农村初中办学目标定位错误,导致教学相对落后 | 第25页 |
(二) 农村初中学生结构比例比较特殊 | 第25-26页 |
(三) 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薄弱 | 第26-27页 |
(四) 办学资金相对匮乏 | 第27-28页 |
二、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特点 | 第28-30页 |
(一) 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意识差,自我效能感低 | 第29页 |
(二) 有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差 | 第29-30页 |
(三) 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能力差 | 第30页 |
(四) 有些外来工人员子女接受不正确的家教及补课 | 第30页 |
三、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自主学习现状 | 第30-39页 |
(一) 调查目的和内容 | 第30-31页 |
(二) 调查对象和方法 | 第31页 |
(三) 现状调查情况分析 | 第31页 |
(四) 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学习的现状及分析 | 第31-39页 |
第三章 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 第39-53页 |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着重为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 | 第39-41页 |
(一) 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 第40页 |
(二) 正确的教师角色定位 | 第40页 |
(三)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 第40-41页 |
二、激发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 第41-44页 |
(一) 激发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的好奇心,创造体验更多学习成功的机会 | 第41-42页 |
(二) 重视榜样示范作用,鼓励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尝试自主学习 | 第42-43页 |
(三) 及时科学评价,给予适当的归因反馈 | 第43-44页 |
三、加强自主学习策略的教学,优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学习的方法 | 第44-50页 |
(一) 循序渐进,重点突出,教授自主学习的认知策略 | 第44-47页 |
(二)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教会学生自我调节 | 第47-50页 |
四、加强家校联系,引导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家庭环境 | 第50-53页 |
(一) 转变家庭教育方式,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 第50-51页 |
(二) 增加家庭教育资源,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争取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 第51-52页 |
(三) 加强家校联系,合作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自主学习能力 | 第52-53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53-55页 |
一、研究的结论 | 第53页 |
二、研究中的不足 | 第53-54页 |
三、对未来研究的几点建议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中文部分 | 第55-57页 |
英文部分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