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函数概念衔接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 第8-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初高中课程标准对函数概念的教学要求 | 第12-13页 |
·初中新课程对函数概念的教学要求 | 第12-13页 |
·高中新课程对函数概念的教学要求 | 第13页 |
·初高中教科书函数内容的比较 | 第13-14页 |
·函数概念学习心理和学习情况的研究 | 第14-16页 |
·教师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和教学策略的研究 | 第16-18页 |
第3章 问卷调查和访谈 | 第18-26页 |
·问卷调查 | 第18-22页 |
·问卷(1)及统计分析 | 第18-20页 |
·问卷(2)及统计分析 | 第20-21页 |
·两个调查的综合比较分析 | 第21-22页 |
·对教师的访谈 | 第22-24页 |
·函数概念在初高衔接中的问题剖析 | 第24-26页 |
·函数概念的形式化水平提高 | 第24页 |
·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限制 | 第24-25页 |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转变 | 第25-26页 |
第4章 初高中函数概念教材以及教与学衔接的策略 | 第26-39页 |
·初高中数学教材方面的衔接 | 第26-29页 |
·弥补初高中教材在内容上的断层 | 第26-27页 |
·把握好初高中教科书编写上的不同特点 | 第27页 |
·最优化地使用教材 | 第27-28页 |
·编写衔接教材 | 第28-29页 |
·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心理的调整 | 第29-31页 |
·关注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变化 | 第29-30页 |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 第30-31页 |
·对教学策略的建议 | 第31-39页 |
·丰富函数概念的背景 | 第32-33页 |
·重视函数概念本质属性的抽象过程 | 第33-34页 |
·突出图形语言的作用 | 第34-35页 |
·通过反例和变式教学提高对函数概念的认识 | 第35页 |
·在具体函数教学中不断回归和加深函数概念的理解 | 第35-36页 |
·将函数概念应用于生活实际中 | 第36页 |
·适当介绍函数概念的发展史 | 第36-39页 |
第5章 教学案例——函数的概念 | 第39-48页 |
·基本情况 | 第39页 |
·内容及目标分析 | 第39-41页 |
·教学问题诊断 | 第41页 |
·教学过程设计 | 第41-48页 |
·教学流程 | 第42页 |
·主要教学过程 | 第42-48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1 问卷调查(1) | 第51-52页 |
附录2 问卷调查(2)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