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4页 |
1.2 手性识别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1.2.1 手性识别三位点原则 | 第14-15页 |
1.2.2 手性选择剂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3 质谱在手性识别中的研究背景 | 第19-21页 |
1.4 质谱在手性小分子识别中的应用 | 第21-30页 |
1.4.1 反应质谱法(Reaction Mass Spectrometry, RMS) | 第21-22页 |
1.4.2 相对丰度比较法(Relative peak intensity, RPI) | 第22-24页 |
1.4.3 主客体交换反应法(Host-guest exchange reaction) | 第24-26页 |
1.4.4 手性离子簇解离法(Chira丨 ion clusters dissociation) | 第26-29页 |
1.4.5 平行动力学反应法(Parallel kinetic resolution) | 第29-30页 |
1.5 质谱在测定多肽及蛋白中氨基酸残基构型中的应用 | 第30-34页 |
1.5.1 碎片离子比较法 | 第30-31页 |
1.5.2 液质联用法测定多肽构型 | 第31-33页 |
1.5.3 自由基诱导解离法 | 第33-34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2章 电喷雾电离源中正离子模式下的气相羟醛缩合反应 | 第35-43页 |
2.1 引言 | 第35-3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6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2.2.3 理论计算 | 第3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2页 |
2.3.1 [M+15]~+离子的产生 | 第37-41页 |
2.3.2 质子转移催化的气相羟醛缩合反应 | 第41-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手性酰氯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原位分析氨基酸对映异构体中的应用 | 第43-57页 |
3.1 引言 | 第43-4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5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5-46页 |
3.2.3 动物血浆实验 | 第46页 |
3.3 手性酰氯选择剂的合成与结构鉴定 | 第46-48页 |
3.3.1 手性酰氯结构式 | 第46-47页 |
3.3.2 手性酰氯的合成与结构确证 | 第47-48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3.4.1 手性酰氯探针对手性氨基化合物的定性识别 | 第48-52页 |
3.4.2 手性酰氯探针对手性氨基化合物的对映体过量的测定 | 第52-56页 |
3.4.3 手性酰氯探针对手性氨基化合物的高通量测定 | 第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多肽中氨基酸残基绝对构型的测定 | 第57-78页 |
4.1 引言 | 第57-5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9-63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59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9-60页 |
4.2.3 芯片的设计与制作 | 第60页 |
4.2.4 手性试剂的合成及鉴定 | 第60-6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3-77页 |
4.3.1 手性试剂的设计及其在二级质谱中对氨基酸的定性识别 | 第63-67页 |
4.3.2 手性试剂的设计及其在一级质谱中对氨基酸的绝对构型的识别 | 第67-74页 |
4.3.3 手性试剂对多肽中氨基酸残基的绝对构型的分析 | 第74-75页 |
4.3.4 手性试剂对氨基酸绝对构型识别的机理研究 | 第75-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电荷远程裂解反应在多肽异构化位点识别中的应用 | 第78-93页 |
5.1 引言 | 第78-8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80-81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80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80-8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1-92页 |
5.3.1 皮啡肽质谱研究中的质子迁移裂解 | 第81-82页 |
5.3.2 钯肽络合物中的电荷远程裂解反应 | 第82-9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6章 CFs包合机理及其对氨基酸手性识别的研究 | 第93-113页 |
6.1 引言 | 第93-95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95-97页 |
6.2.1 实验试剂 | 第95页 |
6.2.2 实验仪器 | 第95-96页 |
6.2.3 理论计算 | 第96页 |
6.2.4 滴定实验 | 第96-97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97-112页 |
6.3.1 以质谱手段研究CFs主体对氨基酸的结合能力 | 第97-101页 |
6.3.2 以核磁技术研究CF6与氨基酸的结合机理 | 第101-104页 |
6.3.3 以分子模拟技术研究CF6与氨基酸的结合机理 | 第104-105页 |
6.3.4 pH调控下的CF6与氨基苯甲酸的作用模型的构建 | 第105-110页 |
6.3.5 CF6在手性氨基酸识别中的应用 | 第110-11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36页 |
附录 | 第136-15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51-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