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32页 |
1.1 组蛋白修饰与组蛋白甲基化 | 第10-11页 |
1.2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概述 | 第11-17页 |
1.2.1 赖氨酸甲基化转移酶 | 第12-13页 |
1.2.2 赖氨酸去甲基化转移酶 | 第13-14页 |
1.2.3 赖氨酸甲基化与基因调控 | 第14-16页 |
1.2.4 赖氨酸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 | 第16-17页 |
1.3 精氨酸甲基化概述 | 第17-19页 |
1.3.1 精氨酸甲基化转移酶 | 第17-18页 |
1.3.2 精氨酸甲基化修饰的擦除 | 第18-19页 |
1.3.3 精氨酸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 | 第19页 |
1.4 蛋白质N端的修饰 | 第19页 |
1.5 蛋白质N端乙酰化概述 | 第19-22页 |
1.5.1 蛋白质N端乙酰化转移酶 | 第20页 |
1.5.2 蛋白质N端乙酰化的生物学功能 | 第20-21页 |
1.5.3 乙酰转移酶家族成员的结构特征 | 第21-22页 |
1.6 蛋白质N端豆蔻酰化概述 | 第22-24页 |
1.6.1 N端豆蔻酰化转移酶 | 第23-24页 |
1.6.2 豆蔻酰化的生理学功能 | 第24页 |
1.7 蛋白质N端甲基化修饰 | 第24-31页 |
1.7.1 NRMT1家族对底物识别的特异性 | 第25页 |
1.7.2 NRMT1家族成员的结构特点 | 第25-27页 |
1.7.3 蛋白质N-端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 | 第27-28页 |
1.7.4 组蛋白变体CENP-A以及发生在CENP-A上的修饰 | 第28-31页 |
1.8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1-32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53页 |
2.1 概述 | 第32页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2-36页 |
2.2.1 表达载体,菌株及克隆 | 第32-33页 |
2.2.2 仪器与耗材 | 第33-34页 |
2.2.3 试剂和工具酶 | 第34-35页 |
2.2.4 常用缓冲液与培养基 | 第35-36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6-53页 |
2.3.1 表达载体的体外构建 | 第36-40页 |
2.3.2 目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第40-42页 |
2.3.3 蛋白的晶体生长与优化 | 第42-45页 |
2.3.4 晶体衍射数据的收集,处理以及结构解析 | 第45-47页 |
2.3.5 [~3H]标记的体外甲基化转移酶实验 | 第47-48页 |
2.3.6 圆二色谱 | 第48页 |
2.3.7 基于荧光的热漂移技术TSA实验 | 第48-49页 |
2.3.8 等温量热滴定实验 | 第49-50页 |
2.3.9 分析超速离心 | 第50-51页 |
2.3.10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 第51页 |
2.3.11 免疫荧光实验 | 第51-53页 |
第3章 NRMTS家族成员蛋白的表达纯化、结晶与结构解析 | 第53-70页 |
3.1 NRMT1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与结晶 | 第53-55页 |
3.2 NRMT1全长蛋白与底物的复合物晶体生长与优化 | 第55-60页 |
3.2.1 NRMT1蛋白与底物CENP-A以及SAM晶体生长 | 第55-57页 |
3.2.2 NRMT1蛋白与N端修饰的CENP-A以及SAH的晶体生长 | 第57页 |
3.2.3 NRMT1蛋白与果蝇组蛋白DmH2B以及SAM晶体生长 | 第57-58页 |
3.2.4 NRMT1蛋白与突变底物多肽CENP-A(G1P)以及SAM晶体生长 | 第58-59页 |
3.2.5 NRMT1蛋白与CENP-AG1me2以及Singfungin晶体生长 | 第59-60页 |
3.3 NRMT1复合物晶体结构解析 | 第60-62页 |
3.4 NRMT2全长蛋白的表达纯化与结晶 | 第62-67页 |
3.4.1 NRMT2序列比对与三级结构预测 | 第62-65页 |
3.4.2 NRMT2截短体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第65-66页 |
3.4.3 NRMT2截短体蛋白与SAM复合物晶体生长 | 第66-67页 |
3.4.4 NRMT2截短体蛋白与CENP-A以及SAM复合物晶体生长 | 第67页 |
3.5 NRMT2复合物晶体结构解析 | 第67-6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4章 NRMTS蛋白家族成员催化底物甲基化的分子机制 | 第70-102页 |
4.1 NRMT1/SAH/CENP-AG1me2复合物结构的研究 | 第70-77页 |
4.1.1 NRMT1复合物蛋白的整体结构分析 | 第70-72页 |
4.1.2 NRMT1所属SAM-MTase家族成员的保守性分析 | 第72-74页 |
4.1.3 CENP-A多肽底物的识别机制 | 第74-77页 |
4.2 NRMT1的突变体研究 | 第77-82页 |
4.3 NRMT1活性位点的探究及催化 | 第82-85页 |
4.4 NRMT1特异性催化CENP-A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 第85-87页 |
4.5 NRMT1对其他组蛋白识别及催化的特异性研究 | 第87-91页 |
4.5.1 NRMT1对人体内组蛋白催化具有高度专一性 | 第87页 |
4.5.2 NRMT1能够识别及催化果蝇H2B组蛋白 | 第87-89页 |
4.5.3 NRMT1催化果蝇H2B组蛋白的分子机制 | 第89-91页 |
4.6 NRMT1与CENP-A底物的相互作用的ITC研究 | 第91-94页 |
4.7 NRMT2_(61-278)截短体蛋白整体结构分析 | 第94-96页 |
4.8 NRMT2活性口袋结构分析 | 第96-97页 |
4.9 NRMT2的催化特点与催化效率的研究 | 第97-98页 |
4.10 NRMTS家族成员在溶液中的催化形式研究 | 第98-99页 |
4.11 CENP-A甲基化生物学功能 | 第99-100页 |
4.12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5章 工作总结,讨论与展望 | 第102-109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102-103页 |
5.2 结果讨论 | 第103-108页 |
5.2.1 NRMT1分子水平的设计以及底物识别 | 第103-104页 |
5.2.2 NRMT1催化特异的甲基化状态 | 第104-105页 |
5.2.3 主要催化残基 | 第105页 |
5.2.4 组蛋白 α-N端甲基化修饰的进化保守性 | 第105-106页 |
5.2.5 α-N甲基化的分子功能 | 第106-107页 |
5.2.6 CENP-A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第107-108页 |
5.3 结论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9页 |
致谢 | 第119-12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