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情绪面孔搜索的不对称性--基于预览搜索范式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文献综述第7-17页
    1.1 情绪面孔搜索的不对称性第7-8页
    1.2 情绪面孔搜索不对称性的影响因素第8-11页
        1.2.1 情绪面孔搜索的实验材料第8-10页
        1.2.2 情绪面孔搜索的实验范式第10-11页
        1.2.3 情绪面孔搜索的其他影响因素第11页
    1.3 情绪面孔搜索不对称性的解释第11-13页
    1.4 预览搜索及其机制第13-14页
    1.5 情绪面孔搜索的眼动研究第14-15页
    1.6 问题提出第15-17页
2 实验1基于预览搜索范式的情绪面孔示意图搜索研究第17-21页
    2.1 实验目的第17页
    2.2 实验方法第17-18页
        2.2.1 被试第17页
        2.2.2 设备和刺激第17-18页
        2.2.3 实验设计和程序第18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18-19页
    2.4 讨论第19-21页
        2.4.1 情绪面孔示意图搜索不对称性差异结果的分析第19-20页
        2.4.2 情绪面孔示意图预览搜索的结果分析第20-21页
3 实验2基于预览搜索范式的真人情绪面孔图搜索研究第21-27页
    3.1 实验目的第21页
    3.2 实验方法第21-22页
        3.2.1 被试第21页
        3.2.2 设备和刺激第21-22页
        3.2.3 实验设计和程序第22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2-25页
    3.4 讨论第25-27页
        3.4.1 真人情绪面孔图搜索不对称性差异结果的分析第25-26页
        3.4.2 真人情绪面孔图预览搜索的结果分析第26-27页
4 实验3基于眼动追踪的情绪面孔搜索研究第27-33页
    4.1 实验目的第27页
    4.2 实验方法第27-29页
        4.2.1 被试第27-28页
        4.2.2 设备和刺激第28页
        4.2.3 实验设计和程序第28-29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29-32页
        4.3.1 被试的反应时与正确率第29-30页
        4.3.2 被试的眼动结果第30-32页
    4.4 讨论第32-33页
        4.4.1 被试的反应时与正确率分析第32页
        4.4.2 被试的眼动结果分析第32-33页
5 总讨论第33-35页
    5.1 情绪面孔搜索的不对称性第33-34页
    5.2 预览效应第34-35页
6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2页
致谢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困境儿童需求评估中的问题研究--以南京市X区为例
下一篇:体验式主题班会对中职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践研究--以S市某中等专业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