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适格原告研究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导言第14-18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4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14-15页
    三、文献综述第15-16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6页
    五、论文结构第16-17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第17-18页
第一章 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概述第18-23页
    第一节 与公益诉讼原告相关的概念第18-21页
        一、公共利益第18-19页
        二、公益诉讼第19-20页
        三、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第20-21页
    第二节 民事公益诉讼对传统当事人适格理论的突破第21-23页
        一、程序当事人理论第21-22页
        二、诉的利益理论第22-23页
第二章 行政机关第23-28页
    第一节 我国行政机关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况第23-25页
        一、行政机关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第23-24页
        二、行政机关参与诉讼的学理分析第24-25页
    第二节 域外行政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模式分析第25-26页
        一、俄罗斯第25页
        二、澳大利亚第25-26页
    第三节 行政机关目前不宜成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理由第26-28页
        一、行政机关特殊的职能定位第26页
        二、行政机关对审判独立性的影响第26-27页
        三、行政机关民事公益诉权与其职责的矛盾第27-28页
第三章 检察机关第28-35页
    第一节 我国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概述第28-30页
        一、检察机关参与民事公益的现状第28页
        二、检察机关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的特点第28-29页
        三、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存在的问题第29-30页
    第二节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域外考察第30-31页
        一、法国第30-31页
        二、英国第31页
    第三节 检察机关作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正当性第31-35页
        一、理论基础第31-32页
        二、相关规定第32-33页
        三、实践需要第33-35页
第四章 社会团体第35-41页
    第一节 我国有关社会团体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第35-37页
        一、我国社会团体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发展和实践第35-36页
        二、社会团体作为原告的争议和可行性第36-37页
    第二节 国外社会团体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第37-38页
        一、法国第37页
        二、日本第37-38页
    第三节 完善我国的团体公益诉讼制度第38-41页
        一、社会团体资格:立法赋权第38-39页
        二、配套制度:维护诉讼实效与防止制度滥用第39-41页
第五章 公民个人第41-46页
    第一节 我国公民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现状第41-42页
        一、司法实践第41-42页
        二、公民个人未被纳入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范围的原因分析第42页
    第二节 公民个人民事公益诉讼的资格定位第42-46页
        一、公民个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合理性第42-44页
        二、公民个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限制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译注、研究成果目录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自由度平动并联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研究
下一篇:水下自航行器外形优化及推进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