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墩大跨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24页 |
| 1.1 曲线连续刚构桥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1.1.1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 1.1.2 曲线连续刚构桥的发展概况 | 第10-13页 |
| 1.2 曲线梁桥的分析计算方法 | 第13-17页 |
| 1.2.1 解析法 | 第13-14页 |
| 1.2.2 半解析法 | 第14-16页 |
| 1.2.3 数值计算法 | 第16-17页 |
| 1.3 曲线桥的受力特点分析 | 第17-20页 |
| 1.3.1 曲线桥的受力分析 | 第17-18页 |
| 1.3.2 曲线桥的受力特性 | 第18-19页 |
| 1.3.3 影响曲线桥受力特性的主要因素 | 第19-20页 |
| 1.4 施工监控的重要性 | 第20-22页 |
|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2 挂篮配合盖梁支架整体施工法 | 第24-46页 |
| 2.1 工程背景 | 第24-28页 |
|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8-32页 |
| 2.3 边跨直线段传统施工方法概述 | 第32-34页 |
| 2.4 挂篮—支架法施工工艺与方法 | 第34-40页 |
| 2.4.1 施工工艺原理与工艺流程 | 第35-36页 |
| 2.4.2 关键技术 | 第36-37页 |
| 2.4.3 支撑设计及施工 | 第37-39页 |
| 2.4.4 模板设计及安装 | 第39-40页 |
| 2.5 新旧施工方案的挠度及应力对比 | 第40-45页 |
| 2.5.1 模型修改 | 第40-42页 |
| 2.5.2 位移及应力对比 | 第42-45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3 曲线连续刚构桥结构分析与施工控制 | 第46-68页 |
| 3.1 测点布置 | 第46-47页 |
| 3.1.1 标高的测点布置 | 第46页 |
| 3.1.2 应力的测点布置 | 第46-47页 |
| 3.2 竖向位移分析及预拱度设置 | 第47-54页 |
| 3.2.1 竖向位移理论分析 | 第47-50页 |
| 3.2.2 预拱度的设置原理 | 第50-54页 |
| 3.3 横向位移分析及横向预偏度设置 | 第54-61页 |
| 3.3.1 横向位移理论分析 | 第54-58页 |
| 3.3.2 横向偏位的设置原理 | 第58-61页 |
| 3.4 扭转度处理 | 第61-62页 |
| 3.5 施工控制测试结果分析 | 第62-67页 |
| 3.5.1 竖向挠度测试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 3.5.2 横向位移测试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 3.5.3 应力测试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 3.6 本章小节 | 第67-68页 |
| 4 参数敏感性识别分析 | 第68-86页 |
| 4.1 参数敏感性分析的方法 | 第68-69页 |
| 4.2 参数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 第69-70页 |
| 4.3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70-83页 |
| 4.3.1 混凝土弹性模量敏感性分析 | 第70-73页 |
| 4.3.2 混凝土容重敏感性分析 | 第73-75页 |
| 4.3.3 预应力敏感性分析 | 第75-83页 |
| 4.4 各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 | 第83-85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6-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参与的项目 | 第95-97页 |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