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界定与刑法保护价值 | 第13-22页 |
一、调查取证权的界定 | 第13-16页 |
(一) 调查 | 第13页 |
(二) 调查取证权 | 第13-16页 |
二、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刑法保护的价值 | 第16-22页 |
(一) 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制度价值——实现兼听则明的诉讼认识规律 | 第16-19页 |
(二)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主体地位保障的需要——刑法保护法益的价值体现 | 第19-22页 |
第二章 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刑法保护的必要性论证 | 第22-33页 |
一、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行使中的重重困难 | 第22-28页 |
(一) 律师自行调查取证难 | 第23-24页 |
(二) 申请调查取证难 | 第24-25页 |
(三) 会见难 | 第25-27页 |
(四) 阅卷难 | 第27-28页 |
二、现行执业风险机制对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限制 | 第28-29页 |
(一) 我国以书面审理为主的审判方式增加了辩护律师调查取证风险 | 第28页 |
(二) 《刑法》第253 条之一的规定给辩护律师调查取证带来了不便 | 第28-29页 |
三、社会公众对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心理认同障碍 | 第29-31页 |
(一) 中国的传统法制滋养了民众畏法厌讼心理 | 第30页 |
(二) 民众扭曲了对辩护律师的职能的认识 | 第30-31页 |
四、问题的归结: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需要刑法加以保护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我国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 | 第33-40页 |
一、《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有关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规定的冲突 | 第33-35页 |
(一) 《律师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效力冲突 | 第33-34页 |
(二) 现行《刑事诉讼法》有关律师调查取证权规定的滞后 | 第34-35页 |
二、涉及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刑法》第306 条分析 | 第35-40页 |
(一) 罪名分析 | 第35-37页 |
(二) 该罪对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影响 | 第37-40页 |
第四章 我国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刑法保护制度的完善 | 第40-52页 |
一、域外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刑法保护的路径分析 | 第40-43页 |
(一) 英国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刑法保护 | 第40-41页 |
(二) 德国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的刑法保护 | 第41-42页 |
(三) 澳门地区对辩护律师的刑法保护 | 第42-43页 |
二、我国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刑法保护制度的构建 | 第43-52页 |
(一) 辩护律师执业豁免权应作为犯罪阻却事由对《刑法》第306 条的适用限制 | 第44-45页 |
(二) 将辩护律师调查取证行为视为正当业务行为成为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 | 第45-47页 |
(三) 将阻碍律师行使调查取证权行使的行为作为法定从严处罚的情节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 第47-48页 |
(四) 完善《律师法》及《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 | 第48-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