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外部设备论文--打印装置论文

FDM型3D打印机人机界面分析与优化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国内外 3D打印机发展状况第10-12页
        1.2.2 人体工程学发展及研究情况第12-14页
        1.2.3 3D打印机在人机工程学方面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与主体框架第15-17页
第2章 FDM型 3D打印机人机界面舒适性设计解析第17-25页
    2.1 FDM型 3D打印机人机界面功能与结构分析第17-21页
        2.1.1 3D打印操作流程与主要问题点第17-19页
        2.1.2 人机界面主要结构特点分析第19-21页
    2.2 FDM型 3D打印机人机界面设计的人体工程学要求第21-22页
        2.2.1 操控机构的设计要求第21-22页
        2.2.2 触控屏交互界面的设计要求第22页
    2.3 FDM型 3D打印机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第22-23页
        2.3.1 操控机构的设计原则第22页
        2.3.2 触摸显示屏交互界面的设计原则第22-23页
    2.4 FDM型 3D打印机人机界面设计中的人体尺寸数据第23-24页
        2.4.1 人体百分位数第23-24页
        2.4.2 人体测量数据第24页
    2.5 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FDM型 3D打印机人机分析第25-49页
    3.1 基于CATIA V5人机工程模块的人体行为评估与分析第26-35页
        3.1.1 CATIA V5人机工程模块概述第26-27页
        3.1.2 CATIA V5中建立人—机—桌三维模型第27-33页
        3.1.3 人体行为模拟评估与结果分析第33-35页
    3.2 打印垫及印版的人机关系分析第35-39页
        3.2.1 结构分析第35页
        3.2.2 打印垫及印版人机关系分析第35-39页
    3.3 材料盒及托架的人机关系分析第39-43页
        3.3.1 结构分析第39-40页
        3.3.2 材料盒把手人机分析第40-42页
        3.3.3 托架人机分析第42-43页
    3.4 人机交互界面分析第43-48页
        3.4.1 区域布局方式分析第43-44页
        3.4.2 按钮分析第44-46页
        3.4.3 信息反馈与信息显隐分析第46-47页
        3.4.4 图形分析第47页
        3.4.5 色彩分析第47-48页
    3.5 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FDM型 3D打印机人机界面优化设计与评价第49-60页
    4.1 人机界面优化设计第49-56页
        4.1.1 打印垫与印版第49-51页
        4.1.2 材料盒及托架第51-53页
        4.1.3 触摸显示屏交互界面改良设计第53-56页
    4.2 方案评价第56-58页
    4.3 FDM型 3D打印机改良设计经验第58页
    4.4 小结第58-60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5.1 总结第60-61页
    5.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第66-69页
    附录A CubePro 3D打印机目前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第66-68页
    附录B CubePro 3D打印机改善后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第68-69页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凿岩机自动防卡钎液压控制系统动静态特性分析及改进
下一篇:非摩擦式无级变速装置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