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3-23页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第13-14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0页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20-23页 |
(一) 重点 | 第20页 |
(二) 难点 | 第20-21页 |
(三) 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一章 接近时期:美泰同盟建立的试探(1945-1949) | 第23-37页 |
第一节 美泰交往的历史友好基础(19世纪初-1945) | 第23-27页 |
一、二战以前美泰关系概述 | 第23-25页 |
二、战期间的美泰关系 | 第25-27页 |
第二节 二战后初期泰国的困境(1945-1948) | 第27-31页 |
一、面对英法清算,寻求美国帮助 | 第27-29页 |
二、国内政局动荡,领导人欲寻求外部支持 | 第29-31页 |
第三节 披汶的军事援助请求与美国对泰政策的转变(1947-1949) | 第31-37页 |
一、第一阶段:美国拒绝披汶的军事援助请求(1947.12-1948.4) | 第31-32页 |
二、第二阶段:美国开始关注披汶的军事援助请求(1948.5-1949.7) | 第32-37页 |
第二章 形成时期:美泰同盟的建立(1950-1954) | 第37-53页 |
第一节 泰国“一边倒”亲美外交政策的确立 | 第37-43页 |
一、泰国坚定的反共态度与美国的军事援助 | 第37-39页 |
二、承认保大政权 | 第39-41页 |
三、朝鲜战争的爆发与泰国的介入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印支局势与美国对泰国的依赖 | 第43-48页 |
一、把泰国建为反共堡垒 | 第43-45页 |
二、美泰在印支问题上的合作 | 第45-48页 |
第三节 美泰同盟的建立 | 第48-53页 |
一、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建立 | 第48-49页 |
二、马尼拉条约的效力和影响 | 第49-53页 |
第三章 追随时期:美泰同盟的建立至尼克松主义的出台(1954-1969) | 第53-67页 |
第一节 泰国寻求新的安全保证 | 第53-62页 |
一、泰国国内短暂的“中立”倾向 | 第53-55页 |
二、老挝危机与泰国对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失望 | 第55-60页 |
三、《腊斯克—他纳公报》的发表 | 第60-62页 |
第二节 越南战争的升级与泰国对美国的支持 | 第62-67页 |
一、泰国对美国的支持 | 第62-64页 |
二、泰国紧密追随美国的原因 | 第64-67页 |
第四章 寻求自主时期:尼克松主义的出台至“马亚克斯号”事件(1969-1975) | 第67-77页 |
第一节 尼克松主义——美国在东南亚的战略收缩 | 第67-70页 |
一、尼克松主义出台与美国对越撤军 | 第67-68页 |
二、泰国对美国在东南亚决心的质疑 | 第68-69页 |
三、美国对泰国的“安抚” | 第69-70页 |
第二节 泰国外交新方向——独立自主外交 | 第70-77页 |
一、泰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确立 | 第70-73页 |
二、泰国独立自主外交的表现与实施 | 第73-77页 |
结语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