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基础科学论文--人体工程学论文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新型自行车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0-11页
第2章 自行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20页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2.1.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2.1.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2.2 自行车的类别第14-18页
    2.3 自行车的发展趋势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自行车的人机工程学研究第20-29页
    3.1 人机工程学理论基础第20-24页
        3.1.1 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第20页
        3.1.2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第20-23页
        3.1.3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第23-24页
    3.2 人机因素在设计中的影响第24-28页
        3.2.1 人体测量数据第24-26页
        3.2.2 人与曲柄、脚蹬的人机分析第26-27页
        3.2.3 操纵机构与人之间关系第27-28页
        3.2.4 人的视觉影响第28页
    3.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CATIA环境下自行车人机工程学分析第29-46页
    4.1 CATIA人机工程学分析简介第29页
    4.2 人体模型的建立第29-31页
    4.3 人体模型姿态分析与结构改进第31-45页
        4.3.1 人体模型姿态建立第31-32页
        4.3.2 人体模型工作空间分析第32页
        4.3.3 人体模型姿态分析第32-37页
        4.3.4 生物力学分析第37-44页
        4.3.5 骑行状态时视野分析第44-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新型自行车设计应用第46-60页
    5.1 设计目标第46页
    5.2 新型自行车的设计定位第46页
    5.3 新型自行车设计方案分析第46-56页
        5.3.1 概念草图第46-48页
        5.3.2 草图推进第48-50页
        5.3.3 计算机辅助设计第50-56页
    5.4 最终设计效果图第56-59页
        5.4.1 效果图第56-57页
        5.4.2 分解图与尺寸图第57页
        5.4.3 配色方案第57-58页
        5.4.4 环境图第58-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1页
    6.1 总结第60页
    6.2 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8S rDNA介导的乳酸克鲁维酵母整合型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初步验证
下一篇:灵芝多糖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过表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