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种植机械论文--播种机论文

水稻直播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课题背景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7页
        1.3.1 国外水稻直播机的发展现状第12-14页
        1.3.2 国内水稻直播机的发展现状第14-17页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第17-20页
        1.4.1 研究目的第17-18页
        1.4.2 研究内容第18-20页
        1.4.3 技术路线第20页
    1.5 本章小节第20-21页
2.一器多行环槽推送式排种器的结构设计与试验第21-38页
    2.1 排种器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2.1.1 现有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分析第21-22页
    2.2 一器多行环槽推送式排种器的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第22-23页
        2.2.1 排种器的总体结构第22-23页
        2.2.2 排种器的工作原理第23页
    2.3 一器多行环槽推送式排种器的关键零部件设计第23-27页
        2.3.1 种箱第23-24页
        2.3.2 排种盘第24-25页
        2.3.3 底盘第25页
        2.3.4 清种装置第25-26页
        2.3.5 护种装置第26页
        2.3.6 落种型孔的优化第26-27页
    2.4 相关力学分析第27-31页
        2.4.1 种子在种槽中力学分析第27-29页
        2.4.2 精播理论分析第29页
        2.4.3 种子在落种口处的动力学及运动学分析第29-31页
    2.5 穴距可调机构第31-33页
    2.6 基于pro/E运动学分析在调速机构中的应用第33-35页
        2.6.1 机构模型建立第33页
        2.6.2 添加伺服电机第33页
        2.6.3 执行运动学仿真及仿真结果第33-35页
    2.7 排种器的性能试验第35-37页
        2.7.1 试验目的第35页
        2.7.2 试验材料和设备第35页
        2.7.3 试验设计第35-36页
        2.7.4 试验测定方法第36-37页
        2.7.5 试验结果第37页
    2.8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水稻直播机的设计及参数分析第38-56页
    3.1 水稻的物理特性及种植农艺要求第38-39页
        3.1.1 杂交水稻的物理特性第38页
        3.1.2 水稻直播的农艺要求第38-39页
    3.2 播种机的总体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第39-41页
        3.2.1 播种机设计原理第39页
        3.2.2 总体结构设计第39-40页
        3.2.3 工作原理第40-41页
    3.3 关键零部件的设计第41-44页
        3.3.1 排种器第41-42页
        3.3.2 穴距调节机构第42页
        3.3.3 浮板与机架第42-43页
        3.3.4 控制机构第43-44页
    3.4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机架模态分析第44-46页
        3.4.1 ANSYS workbench分析软件介绍第44-45页
        3.4.2 机械结构模态分析的概念第45页
        3.4.3 机架模态分析原理第45页
        3.4.4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第45-46页
    3.5 机架的模态分析第46-48页
        3.5.1 导出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第46-48页
        3.5.2 计算结果第48页
    3.6 传动系统设计第48-54页
        3.6.1 牵引机及执行部分的选择第49页
        3.6.2 动力传输路线的选择第49-51页
        3.6.3 动力传输类型的选择第51-53页
        3.6.4 直播机总体传动系统设计第53页
        3.6.5 传动系统运动参数计算第53-54页
    3.7 水稻直播机主要技术参数第54-55页
    3.8 本章小结第55-56页
4.样机结构及田间试验第56-64页
    4.1 样机结构及特点第56-57页
    4.2 样机田间试验第57-60页
        4.2.1 试验目的第57页
        4.2.2 试验设备及用具第57页
        4.2.3 试验材料及测试时间和地点第57页
        4.2.4 试验步骤第57-60页
    4.3 试验结果第60-63页
        4.3.1 穴距调节准确性第60-62页
        4.3.2 穴距的一致性第62页
        4.3.3 播种均匀性第62-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4-65页
    5.1 论文主要结论第64页
    5.2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70页
个人简介第70-71页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采煤沉陷区河湖连通与水生态模式构建综合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人类视觉特性模型的3D视频数字水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