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锡林郭勒草原区土地生态状况评估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20页
        1.2.1 生态状况评估研究第15-16页
        1.2.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第16-19页
        1.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第19-20页
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0-28页
    2.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2.2 研究方法第21-27页
        2.2.1 基础资料调查第21-22页
        2.2.2 基础数据处理第22页
        2.2.3 评估指标标准化第22-23页
        2.2.4 土地生态状况的评估综合分值测算模型第23页
        2.2.5 主成分分析法第23页
        2.2.6 障碍度分析方法第23-24页
        2.2.7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第24-26页
        2.2.8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测算模型第26页
        2.2.9 生态系统服务服务价值变差贡献率模型第26-27页
    2.3 技术路线第27-28页
3 研究区概况第28-32页
    3.1 自然地理概况第28-31页
        3.1.1 地形地貌第29-30页
        3.1.2 气候条件第30页
        3.1.3 水文与水系第30页
        3.1.4 土壤、植被第30-31页
        3.1.5 矿产资源第31页
    3.2 社会经济状况第31-32页
4 调查数据获取与处理第32-37页
    4.1 调查指标体系建立第32-33页
    4.2 基础资料获取与处理过程第33-37页
        4.2.1 土地利用/覆盖因子指标信息提取第33-34页
        4.2.2 土壤因子指标信息的提取第34页
        4.2.3 植被因子信息提取第34-35页
        4.2.4 地貌与气候因子提取第35页
        4.2.5 土地损毁、退化状况因子提取第35-36页
        4.2.6 生态建设状况因子提取第36-37页
5 土地生态状况评估第37-76页
    5.1 评估单元和评估对象的确定第37页
    5.2 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第37-40页
        5.2.1 指标选取原则第37-38页
        5.2.2 指标体系的确定第38-40页
    5.3 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指标获取第40-43页
        5.3.1 土地生态状况基础性指标第40页
        5.3.2 土地生态状况结构性指标第40-41页
        5.3.3 土地损毁与退化状况指标第41页
        5.3.4 生态建设与保护综合效益指标第41-43页
    5.4 土地生态状况特征分析第43-62页
        5.4.1 土地生态状况基础性指标第43-51页
        5.4.2 土地生态状况结构性指标第51-55页
        5.4.3 土地损毁与退化状况性指标第55-59页
        5.4.4 生态建设与保护综合效益指标第59-62页
    5.5 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综合评估过程第62-75页
        5.5.1 评估指标标准化第62-63页
        5.5.2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第63-65页
        5.5.3 土地生态状况的评估综合分值测算第65页
        5.5.4 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综合评估等级标准的划定第65-66页
        5.5.5 土地生态状况评估结果第66-69页
        5.5.6 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的评估结果分析第69-75页
    5.6 小结第75-76页
6 土地生态状况评估结果综合分析第76-86页
    6.1 评估指标主成分分析第76-80页
        6.1.1 主成分分析步骤第76-78页
        6.1.2 主成分分析结果第78-80页
    6.2 评估指标与评估结果的相关性分析第80-82页
        6.2.1 相关性分析过程第80-82页
        6.2.2 相关性分析结果第82页
    6.3 评估指标与评估结果的障碍度分析第82-86页
        6.3.1 障碍度分析概述第82页
        6.3.2 土地生态状况障碍度结果分析第82-86页
    6.4 小结第86页
7 典型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第86-96页
    7.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第86-93页
        7.1.1 典型区概况第86-87页
        7.1.2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87页
        7.1.3 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结果分析第87-93页
    7.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第93-96页
        7.2.1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构成第93页
        7.2.2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与变差贡献率测算第93-94页
        7.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分析第94-96页
    7.3 小结第96页
8 结论与展望第96-101页
    8.1 讨论第96-99页
        8.1.1 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指标第96-97页
        8.1.2 土地生态状况评估结果第97页
        8.1.3 综合分析第97-98页
        8.1.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第98-99页
    8.2 结论第99-100页
    8.3 展望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8页
作者简介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高考模式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下一篇: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策略--以上蔡县第一高级中学为例